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5)(1 / 2)





  王有成喘着气,摘下眼镜片,擦擦上面的汗水,没好气地回道:感想?我感觉好得很。

  顾立春刷刷记下几笔,写下一句话:汗滴禾下土,嘴里不言苦。一颗红心两只手,不脱产的干部年年有。

  写完这句,他接着问道:王干事,对于干部下基层劳动方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王有成斜愣着顾立春:小顾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亲自下场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顾立春道:王干事,我本身就是从基层来的,我是从群众中来,而你不是,你需要到群众中去。

  顾立春又记下一笔: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

  顾立春继续问:王干事,别的场有干部蹲点劳动二百天,请问你打算劳动多少天?

  王有成是忍无可忍地吼道:你有完没完,为什么就逮着我一个人采访?

  顾立春耐心地道:王干事是个典型,我本来想采访朱书记,可他实在太忙,只能采访你了。这是最后一个问题,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去采访呢。

  王有成又气又恼,只想赶紧打发走顾立春,便恶声恶气地道:劳动二百天算什么,我恨不得365天,天天下地。

  顾立春一脸钦佩,手中的笔刷刷记下:我场劳动模范,党委成员王有成同志说,他要一年劳动365天。

  王有成说完,又觉得有些不对劲,他警觉地问道:你刚才记的是什么?

  顾立春面带微笑:我在夸你,我怕你脸皮还不够厚,看了会不好意思的,就不给你看了。放心,我会请朱书记过目的。你好好干活吧。大家都在看你呢。

  麦田里的人们可不都在看他们这边,大家主要是觉得奇怪,全场的人都知道顾立春跟王有成不对付,怎么还去采访他?估计是看在朱书记的面上。

  顾立春拿着本子,转身离开。刚好朱书记处理完事情回来,他迎上去,把刚才拟的标题拿给朱书记看。

  朱书记一看就很满意,他谦虚地道:小顾啊,你要多多挖掘咱们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不用对我们党委着墨那么多。

  顾立春道:朱书记,做为通讯员,虽然还不能称为记者,但我听从你和邓场的教导,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我写文章,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因为是领导就略过不写,这不符合我的职业操守。

  朱书记朗声一笑:好好,你是小记者,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顾立春满意地告辞离开。

  之后,顾立春满场转悠,又采访了几个先进职工,其中有一个是赵高他妈。

  陈洁也采访了好几位同志,两人在中间的凉棚里汇合,分派一下任务,又分散开继续工作。

  顾立春没等回猪场,直接拿出一块木板放在破桌上,坐在树墩上,开始写文章。

  文章都不长,而且他已打好腹高,几乎是半小时一篇。

  两个小时写就四篇文章,有写五场整体面貌的《机器轰隆响,粮食堆满仓》,赵高妈的一篇《大地的丰收,母亲的微笑》,朱书记的《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王有成一篇《我要劳动365天》。

  邓场来布置工作,就见顾立春正聚精会神地写文章,一会儿一篇,不由得震惊了一下。

  等到顾立春写完,才发现邓场在凉棚里。邓场蹙着一道浓眉,像是在苦苦思索着什么:你写得飞快的样子,用一个词形容,叫什么来者?一时想不起来。

  顾立春道:形容文章写得快的,我知道的有几个,它们是文不加点、倚马千言,还有一个是思如泉涌。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

  邓场摆摆手:就那个倚马千言。

  邓场说着,顺手拿起稿子看,审查完毕,他回过头来,深深地望了顾立春一眼,顾立春总觉得邓场看穿了他的小心思。不过,他做得光明正大,明面上谁也无可指摘。

  邓场说道:你去后勤科找白大姐支取麦收补贴,这些茶水饮料,加的菜都算在补贴里面。

  顾立春道:好的。

  他去找白大姐领补贴,领完就去找陈洁去商量午饭的事。

  这几天任务重,伙食自然要比往常好。每顿饭都要保证有荤有素有鸡蛋。

  今天的午饭荤菜是水煮鱼,当然,鉴于天气大热,也不能吃太辣的,他们便做成微辣的水煮鱼,另外他们在沼泽地那边养的鸭子有一部分已经肥了,顾立春让人捉来十几只,用每只2块钱的价钱买下来,记在帐上。另外就是猪下水,这些便宜啊。补贴有限,人又多。只能想办法花最少的钱还吃得有营养。

  除此以外,顾立春还动用了他的空间农场资源,像是里面的饮用水,饮料,他直接拿出来几瓶往大桶凉茶里一倒,味道好不说,喝了精气神还好,干活更有气力。

  到了做饭时间,陈洁和顾立春他们又开始兼职炊事员,今天的饭菜量大,炊事班还是那几个人,还好有一帮小学生帮忙,不然更累。

  孟念群和陈洁是大师傅,几个家属是帮工,小学生们打下手和跑腿。顾立春居中调度指挥。另外,他还负责切鱼片,手握一把雪亮的菜刀,飞快地切鱼片,看得大家眼花缭乱。这么多同志,男女老少都有,顾立春怕有的人吃不惯辣,就让做了四锅鱼,两锅是微辣的,两锅酸菜鱼,不辣。鱼片扔进锅里,在沸水里翻滚,不多一会儿,香味便飘了出去。这些鱼有一部分是从沼泽里捞的,一部分是从场部食堂里领的。

  麦田里的人们又开始吸着鼻子使劲闻,这道菜还没闻够,下一道爆炒肥肠的香味又飘过来了,紧接着是爆炒鸭块的香味,一道接着一道,大家的肚子也跟着应景地唱起了歌儿。

  几个积极份子大声喊道:同志们,加把劲,把这垄割到头,就该回去吃饭了。

  大家伙收敛心思,弯下腰,一鼓作气,挥舞着镰刀,一阵猛割。

  刚割到地头,果然听见大喇叭又响了起来:战士们,收工吃饭。

  有人早就等不及了,想一路小跑回来吃饭,偏偏有部分干部很矜持,都吃饭了,还在地里干活,大家一看这样又不好跑在前头。

  顾立春看到大家吃饭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一想也就明白了,于是拿着大喇叭继续喊:同志们,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为了更好地继续革命生产,你们必须尽快收工吃饭。个别同志,我要批评你们了,吃饭不积极,思想很快出问题。

  大家一听这话,再也没有思想负担,一溜小跑回来。

  部分领导同志也不再矜持,放下工具,回来吃饭。

  顾立春带领大家维持秩序,让他们排队打饭。

  大家别挤,排好队,饭菜管够,每人都有份。

  邓场和朱书记也回来了,他们坐在凉棚里,有人过来要帮他们打饭,邓场摆摆手:不用,让他们先吃。

  大家迅速分成四队打饭,每人一大勺酸菜鱼或是水煮鱼,看个人口味,三块鸭肉,一勺爆炒肥肠,青菜管够,要多少打多少,主食不够随便添。

  负责打饭的人手不抖不颤,所有人一视同仁。

  等到所有人打完饭,顾立春和陈洁才帮邓场和朱书记他们打好饭,端上来。

  白大姐和齐科他们也是排在最后打饭,而且还要要自己去打。打完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准备吃饭。

  白大姐笑道:小顾辛苦了,这是一人身兼数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