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4)(1 / 2)





  五场的麦收先行队在热火朝天的劳动时,竟然有不少人假装路过来看热闹。

  特别是四场的,他们离五场最近,来去也方便。

  四场的钱科长一看到顾立春,便故意看看头顶的大太阳,再笑呵呵地瞧着顾立春,拖长声调道:小顾同志,你们村老人这预测不太行啊。

  顾立春笑着回应道:行不行的,咱以后再看嘛。钱科长,我们可是提前通知你们四场了,到时麦子出了问题,可别又怪上我们哦。

  钱科长意味深长地道:小顾同志,我们不会怪你的,我们全场都会因为没听你的而高兴。

  顾立春点点头:行,钱科长好样的,希望你说到做到。

  说完,他不再理会这家伙,他忙着呢。

  顾立春顶着火辣辣的大太阳继续奔走在各块麦田之间,拍照,写稿,还要协调处理一些杂事。

  他现在已经攒了好几篇稿子,但时机还不成熟,他决定再等几天看看。

  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天气更热,地里像蒸笼一样。顾立春热得实在难受,心一横,就骑上自行车回猪场找了个箱子,弄了条棉被,去小卖部批发了一百多根冰棍,最便宜的冰棍三分钱一根,若是买得多有优惠。顾立春一下子买了一百多根,商店售货员一高兴就送了他十根。

  顾立春骑着自行车,载着一大箱子冰棍返回了麦田。

  走到地头,他便拿起高音喇叭喊道:各位同志,放下武器,暂时休息,过来吃冰棍。

  大家一时不敢相信:什么?吃冰棍?场里什么时候有这福利了?

  顾立春只好再重复一遍:冰棍是我个人请的,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大家这才相信,一听到数量有限,赶紧放下镰刀、停下机器,一溜小跑回来。

  顾立春站在凉棚里,掀开被子,打开箱子,挨个给大家发冰棍,一人一根。

  大家拿到冰棍,咬上一口,冰冰凉凉的,舒服极了。

  他们一边吃冰棍一边对顾立春道:小顾,咋能让你自己掏腰包请客呀

  顾立春笑道:冰棍便宜,三分一根,100根才3块钱,我请得起。你们大家这么支持我和邓场的工作,我心里过意不去,我们没权利给大家发奖励,只能做点小事表示一下心意。不过,也就是咱们人少,等到大家伙一齐麦收时,几百上千人,我可就请不起了。

  大家哈哈笑起来,他们嘴里吃着冰棍,心里对顾立春更加喜欢和佩服,这小子年纪不大,说话说行事有一套,周到又体贴。

  吃完冰棍,每个人又痛饮一瓢凉茶,抹抹嘴,返回田地继续干活。

  大家干劲都很足,最先成熟的那几片麦子已经收割完毕,麦子已经脱完粒,铺在水泥地的晒场上晾晒。晒场大,麦子少,就摊得很薄,晒得更快。只需两三个太阳就晒好了,晒好以后是把麦子装进麻袋收进粮囤,等全场的麦子收完以后,留下全场职工的口粮、种子和备用粮,剩下的要上交国家仓库。

  等五场的第一批麦子收完晾好以后,其他各场才开始行动。

  这时候已经是六月初了。

  这天晚上,吃完晚饭后,一直闷热不堪的天气突然凉爽起来,起风了。

  因为天气变凉,猪场的众人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到了后半夜,风更大了,接着便哗啦啦地下起了雨。

  这场雨来得很快,阵势还大,把农场众人给惊醒了。

  不说别人,朱书记半夜打邓场家的电话,邓场迷迷糊糊地接过电话,喂了一声,朱书记急切地问道:老邓你听到了吗?外面在下雨,下大雨。

  邓场嗯了一声:我听见了。

  朱书记停了一会儿才问道:麦子收了多少亩地了?

  邓场的睡意已经全无,大致算了一下,道:小顾说,已经收了一小半,成熟的都收了,剩下的就是还没熟的,等个几天也没问题。

  朱书记这才略略放了心,幸亏老邓坚持,要是因为他的阻拦而耽搁了麦收他想想都后怕。

  朱书记想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老邓,你是对的,我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

  邓场打断朱书记的话:老朱,这大半夜的,你有什么话明天再说行不?

  朱书记哈哈一笑:对对,明天再说。

  邓场被吵醒,也没了睡意,朱书记也差不多。这一晚上,没睡好的不光是他们俩,四场三场还有总场的领导和很多职工都没睡好。他们起来好几次查看雨势。然而,大雨一直没有要停的意思。

  昨天参与麦收的那一百多人,早上起来忍不住聚集到一起讨论下雨的事,他们个个庆幸不已。

  小顾这真是神了,说有雨就有雨。幸亏咱们提前抢收了,要不然,那成熟的麦子非得烂地里不可。

  是啊是啊,老杜他们非不信,要是咱们全场拧成一股绳子,全部下场抢收,这会儿麦子说不定就收完了呢。

  大家越说越气,忍不住骂杜松和叶爱农他们几个。

  五场的职工们在这儿骂人,讨论。总场和各分场领导们全都行色匆匆,一大早就用广播召集大家冒雨来开会。

  只有五场的人最从容,不过,最不从容的是下面的生产队,尤其是那几个没参加麦收先行队的生产队。像杜松的四十五队,叶爱农的四十四队,还有四十三队。

  参加麦收的主要是胡大华所在的四十一队和四十二队的职工。

  他们不用人通知,自动聚集在场办,等着邓场朱书记他们来开会。

  等他们都到齐了,顾立春才姗姗来迟。一看到大家伙,便打了个哈欠,道:同志们早,对不起我来迟了,这几天麦收实在太累了。

  胡大华笑着道:小顾同志,你这几天辛苦了。

  顾立春回道:我还不算最辛苦,最辛苦的是下田收麦的同志们,前几天那太阳,毒辣毒辣的,收割机座位上热得能把机务人员的屁股烫熟。

  大家听到顾立春说这么接地气的话,不由得笑起来。

  四十二队的大队长高民也接过话道:顾同志,只要能把麦子收了,咱们再辛苦也值。不过,你能不能再回去问问你们村那个老头,这雨要下几天呀?咋天气预报还没老头说得准?广播里说这几天天气晴好,结果哗啦啦下雨,还没有停的意思。

  其他对的人虽然不好意思问,但他们也都想知道。

  众人那急切又炯炯有神的目光,一齐盯着顾立春,生怕错过他说的哪一个字。

  顾立春回想了一下剧情,好像书里说这雨也没有一直下,就是那种下两天停几天,然后再下。现在是六月初,好像是六月中旬才正式开始连阴天。

  他假装皱眉思考,慢慢地说道:要说我们村那个老头啊,他今年八十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他的脑子也不太好使。有时特别精神,有时又很糊涂,我这次回去得匆忙,就没跟他细聊。顾立春在撒慌时,就想好了圆谎的内容。他们顾家村确实有那么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辈分上是他的太爷,老头年轻时是种庄稼的好手,现在却是时而精神时而糊涂,常常把现在和过去弄混。就算有人闲得没事找他对质都没撤,因为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他说没说过这些话。

  大家一听顾立春没跟老头细聊,不由得一失望,恨不得让他回家再去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