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3)(1 / 2)





  邓场虽然不太爱喝酒,但今天心情不错,就道:明天工作量大,少喝点。

  顾立春从柜子里拿出一坛米酒,本来他不爱喝酒,自从陆大爷送了他两瓶米酒后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米酒好喝,清香微甜,喝了还有助于睡眠,而且还不贵,这里别说米酒,就连茅台也不是太贵,听说才七八块钱一瓶,顾立春已经生了要囤几箱的心思。

  两人一人一大杯米酒,喝着酒就着菜,天南海北地闲扯。邓场十分放松,顾立春也是一脸自在,两人是谈笑风生。

  大家看得一脸惊讶,纷纷佩服顾立春。特别是孙厚玉,看向顾立春时眼睛都放着光,跟着顾哥混准没错。

  九点多钟,邓场尽兴而归。

  吴胖看着桌上空空如也的盘子,一脸沮丧,为什么不剩点?都考虑过他的感受吗?他们吃着喝着,他就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

  顾立春用歉意的目光望着吴胖,菜没剩不怪他,全是邓场的过。他低估了对方的饭量。

  许是吴胖的怨念太过强大,最后孟念群用一点猪油和青菜,给他煮了碗面条当夜宵,这才让吴胖又恢复活力。

  次日上午,顾立春正式上班。他一进邓场的办公室,就接过一大摞文件和通知。

  有机务队的《机车所需零件报表》,有物资调运方面的,大卡车安排的,还有各科室的分工表,以及下面生产队的花名册。顾立春将文件分到各科室职工的手中,有的还要亲口传达,有时还得接电话,怪不得朱书记说他这安上车轮,实在是事情太杂太多。

  不过,顾立春虽然是新人上任,但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顾立春刚忙完一波,邓场和朱书记又要开会,他自然也得跟上,旁听并且做好记录。

  今天的会议算是个小会,场办各科室的员工和生产队的大队长和统计以及仓库管理员和机务队的,加一起三十多个人。

  会议主要由邓场主持,朱书记补充发言。两人的风格明显不同,朱书记说话细声慢语,开会前往往先来一段党章 和口号,中间说点内容。邓场是开门见山型的,等大家一坐齐就直接抛出大砖头一样的会议主题。

  他今天抛出的主题是:今年要不要提前收麦子?怎样做好预防麦收期间的天气突变?

  邓场的话音一落,大家便热烈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不赞成早收麦子,怕影响亩产。

  有的说,他们一直在关注天气预报,广播和报纸上没说今年有洪涝。

  邓场皱着眉头说道:天气预报准不准,你们应该深有体会;天气喜欢跟它反着来。而且就算天气预报说得对,那只是针对大范围的,别的地方是晴天,偏偏就咱们这儿有雨,这种情况也是经常有的。

  他今天的话比往常多,大家看得出来,邓场有意早收割。

  五个生产队长有三个发对,特别是杜松反对得最激烈。

  邓场,要是早收割,咱们的人员都没部署好,机器也没准备好,我看这天气一直都是晴天,也没有要下雨的迹象。

  邓场耐心跟他解释:咱们五场地处农场最南边,麦子熟得略早些,昨天我去查看了,有几个地段的麦子可以收割了。咱们分地段收割,先收熟的。

  杜松还想再说下去,就有人暗暗扯他的衣服,杜松只好得先停下来,这时候,一直没怎么发言的朱书记慢腾胖地说道:老邓,早收割,咱们没准备好呢。咱总得向总场打个报告吧,上面批准了,我们也好有底气是不是?

  邓场望着朱书记道:老朱,你是五场的党支部书记,我是五场场长,安排五场的生产,是我们份内的职责,总场的事情多,不用事事都要申请报告。

  两人争执不下,这时候,王有成悄悄地把自己的笔记本推到朱书记面前,朱书记面色一沉,突然看向一直在低头记录的顾立春:小顾,听说,昨天下午是你陪着邓场去麦田,这个提议也有你的份?那好,你来说一说你的理由。

  作者有话要说:  有句话不通顺,修改一下,谢谢小天使帮我捉虫。

  第67章 麦收(二)

  朱书记此话一出, 大家的目光刷地一下全聚集到顾立春身上。有的人恨不得用目光把他烧个窟窿。

  王有成的小动作没有瞒过顾立春的眼睛,他的第一个想法,王有成怎么知道昨天晚上的事?难不成他在跟踪自己?不过, 眼前这种情况不容他多想, 他还得发言。

  顾立春环视一圈众人, 清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说道:昨天我带着猪场的年轻人在麦田那边搭建凉棚, 毕竟那边离树林太远, 又没个遮挡, 到时大家歇息或是有人中暑都没个阴凉地方。

  顾立春的话还没说完, 杜松就跳出来反对:顾同志,你这种做法不对啊, 你这不是助长职工怕苦怕累的思想吗?麦收是什么?就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我们收麦子时连腰都不舍得直起来,就怕耽误了麦收,你还去搭建凉棚。

  顾立春笑吟吟地看着杜松,说道:杜同志,你是劳动模范, 身强力壮, 可你得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样。我们是要艰苦奋斗, 可得照顾一下其他身体不好的同志。我们农场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我们表扬先进和典型, 也要学会统筹兼顾, 让所有同志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要做到工作有朝气, 为人处事有人气。

  杜松气得咬牙切齿,这是说他没有人气?

  王有成看了朱书记一眼,适时提醒顾立春:顾同志,你还没回答朱书记的问题呢。

  邓场淡淡一瞥王有成,王有成身子不由得一缩,不过,他一想自己可是朱书记这边的人,料想邓场也不好拿他怎样,于是他又重新挺直脊背。

  顾立春望向朱书记所在的方向,直接忽略掉他的脸色,清声说道:我就是在回答朱书记的问题,不过,杜同志性子太急,不等我说完就先反对。

  我接着往下说,我们在搭建凉棚时,正好遇到来巡视麦田的邓场,邓场关心职工的生活,就问问我家的情况如何。我汇报完毕后,顺便提起了我们村里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那老人生活经验足,再加上关节不好,对天气变化比正常人敏感,他就说感觉今年麦收有可能会赶上阴雨天,因为麦收时节也是芒种时节,是雨季。再加上他总感觉最近关节不舒服。他已经向我们生产队的大队长提出建议,说要早收麦子。我们大队长据说也同意了。这算是我的一点提议吧。当然,邓场做为一直冲在生产最前线的领导,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判断。

  顾立春的话音一落,现场就像炸开了锅,他们刚才不敢直白的攻击邓场,但对顾立春就不用顾忌。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的向他抛过来。

  还是那个杜松先嚷嚷道:小顾同志,你的建议真是荒谬,就凭你村里老人的一句话,咱们就提前麦收。你们村老人是天气预报员吗?

  顾立春道:我村老人不是天气预报员,可你也不是呀,再说就算是,就保证一定能准吗?只不过是早收几天而已,怎么就跟要了你的命是的?万一真遇上阴雨天,你能承担得起责任吗?

  杜松大声道:要是到时候没下雨,你能承担责任?

  顾立春掷地有声地答道:我能。没下雨不是更好吗?

  杜松被噎得一时接不上话来,王有成接过话道:顾立春同志,你倒是想承担,可是承担得起吗?

  顾立春微微一笑:承不承担得起是能力问题,但是,是否愿意承担那是思想和态度问题。王同志,你要时刻以马列主义、领袖思想武装填充自己的头脑,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