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回 征桂阳二小将挣功(2 / 2)


“父亲,适才探马来报,交州刺史士燮奉孙权之命,陈兵于桂阳之南,又勾结昔日桂阳太守赵范,纠集旧部,意图强取桂阳。三郡之变故,唯有这岭南一路最为吃紧,望父亲定夺。”

最后赶来的关平,气息尚未平定,就向关公禀报了最新的军情,很显然他也是刚刚收到急报,并匆匆赶来。

“主公新得西川之地,立足未稳,自是无暇东顾,如今两面受敌,需北拒曹操,东防孙权,单靠荆州这点兵力,恐怕捉襟见肘。”马良不无忧虑的说道。

“诸位有何良策?”关公神色淡定看着众人道。

王甫献策道:“北魏势强,不可不防,荆州大军不可轻出。江夏、长沙两郡看似暗藏危机,实则无忧,强魏之胁,江东与我共之,我料彼必不敢倾全力攻我。可派两股部队伏于各路险要隘口,多设旌旗,以为疑兵,东向之患自解。只有岭南一路较为棘手。”

“可遣一猛将,率一军只取赵范中军,迅速瓦解其斗志,使敌胆寒。那士燮乃交州大族,不过暂降东吴,素怀二心,此次只是奉命行事,攻伐桂阳于他并无半分好处,其必不尽心。赵范溃败,士燮必退,此路可无忧矣。只是……”马良亦献上一策,但说到此处却面露难色。

“只是什么?先生快讲。”关兴早已按耐不住了,急不可耐的问道。

“只是此事有些难办,荆州兵力不多,所遣之将多带兵,则荆州空虚,少带兵,则难以形成威慑,不能达到短期内挫敌锐气的战略目的。”马良说出了此计中的难点。

“父亲,就让孩儿领兵出征吧。”关兴听了马良的分析,很不以为然,向关公请命道。

关公看了看自己这个年少的儿子,沉默有顷,方才问道:“需带多少军马?”

“三千人足矣。”关兴自信满满的说道。

关公沉思良久,转头对芈桓说道:“子轩可愿前往?”

“君侯有命,桓当义不容辞。”芈桓出班抱拳道。

“需要多少军马?”关公问道。

“所部五百校刀手足够。”

芈桓话音刚落,堂上不禁响起了一阵唏嘘之声,五百人……这也太自负狂妄了,尽管这是军中精锐校刀手,但没有人相信他能出色的完成这次的行动。

芈桓并非妄言,这五百校刀手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只要运用得当,他完全有把握一举荡平敌军。

“什么?五百人……”关兴见芈桓抢了自己风头,心中不快,喷喷的叫嚷着。

而此时的关银屏,则微笑着一脸欣赏的看着芈桓,眼神中充满着无尽的迷恋。多少次,当芈桓对自己流落出的异乎寻常的关心之时,当他们四目含情脉脉相对之时,当芈桓为保护自己赶走东吴提亲团之时,她早已芳心暗许,眼前的这个男人,是她这一生认定的人,这一点海枯石烂不会变。

“只需五百人,愿立军令状!”芈桓斩钉切铁的道。

“我也只带五百人,亦立军令状!”关兴忙抢前一步急道。

“二哥,你怎么这样啊,父亲已经授意子轩了……”关银屏一把拉住关兴嗔怪道。

“三妹,你……”

关心见自己的亲妹妹心生外向,又急又气,恼怒的将袖一佛,转过身去竟不理她了。

“就着子轩率五百校刀手,择日出发,勿再多言。”关公以命令的口吻大声说道。

“父亲……”关兴仍然心有不甘。

“你有何能,敢于我校场一试身手吗?来来来,我与你大战三百合,定要见个高下。”关兴突然迁怒于芈桓,咄咄逼人的挑衅道。

“二弟,父亲如此安排自有道理,二弟不可造次。”关平见关兴实在无礼,也大声呵斥起来。

“大哥……”

在关兴的心中,自己这位兄长向来沉着稳健,颇具威望,是不亚于父亲般的存在。当下见关平也斥责自己,于是也不便再说什么,但仍然心中不服,气鼓鼓的将脸转向一边,怒意难平。

“关平、芈桓、关兴、银屏留下,余者先行退下吧。”关公见自己这个小儿子如此好大争功,于是吩咐众人道。

众人陆续告退,只留下了关公等五人,关公端坐于首位,面色平静,一语不发。芈桓等人自然也不敢说话,一时之间竟显得寂静沉闷,气氛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