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2-27.学士院齐赞诗词美

02-27.学士院齐赞诗词美

“成何体统,安静!士子各归其位,策试马上进行。”院门已开,一声呵斥从院内传来,众士子纷纷冷静了下来。按次序过了门口,验过身份,又领了号牌,然后奔着各自的号舍而去。

李天俊与陈寿昌告别,依着编号来到了自己的号舍,号舍内已备好文房四宝。此时南宋立国未稳,还无力举行真正意义的科举,此次就是一个内部考试,能来这里参加考试的士子大多是官宦子弟,少部分由朝内高官举荐而来。考试的内容非常自由,也非常接地气,以当下形式为题,作诗词一首,并写一份策论。考试的流程很简单,上午交卷,下午考官宣布等级,然后士子们就各回各家拼老爹了。

诗词对李天俊来说很简单,只要从绍兴七年之后的经典诗句中选一首即可,至于策论,则只能由着体内文余尔的水准自由发挥,听天由命了。一个多时辰后,李天俊终于交了卷子。回到号舍吃了午饭又歇了好一阵,这才得到号令走到了大厅,大厅中间分左右排了两排桌子,左侧放着士子们的诗词,右侧则是策论,当然都已由书吏誊写过。李天俊站在后面,与士子们一起等候着,厅内几位考官正慢悠悠地在诗词部分踱着步子。

突然,一个考官拿起一份试卷念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好一首《破阵子》,基调雄壮高昂,结句的悲壮低徊,只是沧桑了些,不像是年轻人能写的出的。”说完伸手递给另一考官。

那考官接过又细细看了,说道:“此首可谓‘壮词’,作者好似经历过生死搏杀,也不知是哪位将门虎子有此一叹。当为最佳。”

“确为最佳”“最佳”另几位考官纷纷应和着。

[那是,]李天俊得意地想着,[这是辛弃疾的晚年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他可是与苏轼起名的大词人,这东西拿出来还不吓你们一跳?据史书记载,他老人家还有三年才出生,还得等个五六十年才能写出这首词。对不住了辛大爷,万一到时候您喝了酒,灵感一来却发现脑中的词都被我用过了,确实是挺郁闷哈。不过您才高八斗,随便动动手也是千古绝句,就当便宜我这个后辈吧。]

过了好一段时间,考官们们才依次看完,纷纷退回屋中。不一会,有差役过来喊话:“周密,诗词甲等三名,策论甲等二名,综合评定,甲等二名。陈寿昌,诗词甲二名,策论甲一名,综合评定甲等一名……文余尔,诗词甲等一名”刚宣布到这,士子中诧异声四起:“《破阵子》居然是他所做?”“是提前抄好的吧?”“他一个破落书生,又怎能提前知道考题,又去哪请什么高人?”“这倒也是。难道是小瞧了他,他真有些本事不成?……”

“肃静、肃静!”差役不满地喊了两声,压住了场,然后继续道:“文余尔,诗词甲等一名,策论丙等末名,综合评定乙等末名……”众士子不由地哄堂大笑,“吓了一跳,原来只擅长诗词歌赋这些迎合人的玩意啊,到了真刀真枪的策论部分就露馅了吧”“就是啊,绣花枕头一个……”

李天俊也不生气,默默等宣布完毕,又依次上前领了乙等的文书,这才从从容容往客栈而回。中间陈寿昌似有意上来说话,却被周围祝贺的几人围住,到底没能过来。

回到店中,不想曹成早已在店中等候。

“大哥,今日为何这么早就回来了?”

“这不是想着你要考取功名吗?快跟大哥说说,结果如何?可能当上县太爷?”

“小弟惭愧,只得了个乙等。”

“乙等是什么意思?”

“就是……当不了县太爷了,最多能当个散官,陪着大老爷们喝喝酒,逗逗乐。”

“那就别做这什么狗屁散官了,还不如跟大哥打铁来得自在。”

“说到这,大哥,那硅锰钢一事可有了回应?”

曹成一阵犹豫,然后说道:“贤弟,咱们是不是把要价往下调调?大哥我到底没好意思说一两银子一两钢,跟他们打了个五折,结果还是把张大师和王大哥吓了一大跳。后来见我坚决,就给军器局上了条陈,据说连一把手杨提点都惊动了。”

“结果如何?”

“杨提点很不高兴,说了咱们二人不识好歹之类的话。”

“大哥放心,这策试一完,我好歹也算是朝廷里挂了号的。我大宋向来优待士子大夫,对于这等私产,只要我不愿意,就是杨提点也不敢轻易使强。大哥尽管放心。”

“何不给了他们?”曹成问道。

“大哥,这种强取豪夺的东西你认为他们会真的重视?放心,每一分钱都不会浪费,会还给朝廷的。”

“那你跟他们谈,这等事情大哥不擅长,都快烦死了。”曹成抱怨道。

“也好,反正接下来也无事,我与大哥一起去军器局。”

第二日,李天俊果然随曹成来到军器局,又见了张大师和王达二人。二人已从曹成嘴里知道李天俊昨日院试获了乙等,获取了官身,不免又祝贺一番。不一会谈及硅锰钢的价格,李天俊也不多言,而是让曹成又打了五折,并言明“一两银四两钢”是最后的底价。

张大师和王达无法,只好又报了上去,杨提点已去泯州视察,早就交代了话,不管李天俊和曹成要价几何,只管报给枢密院,由各枢密使和宰相们作主,是把这贪得无厌的二人打一顿还是把他们充军,他都懒得管了。不久,枢密院传下话来,召见李天俊。

李天俊进了枢密院,小吏引入一屋内,李天俊抬头一看,不是旁人正是秦桧。

秦桧见李天俊进来,微微一笑,“文大人此次诗词独占鳌头,不知可否愿意为我作词一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