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谁想她这手还没挥下去,便被人半路截了胡,手腕子被一只强有力的手牢牢地攥住了。

  吴静兰转头去看,她的世子表哥正一脸阴沉地盯着她,手里掐着她的手腕。

  苏庭阴着声一字一句道:“她怎么说话用不着你管,你也不是这府里的主子。”

  苏虞翻了个白眼,转头准备去捡起吴静兰扔在地上的瓷盏,手还没伸出去,一只纤纤素手跃入眼帘将之拾起。

  苏虞抬眼去看。

  李家十九娘李宛正仔细地拿帕子擦瓷盏,末了,笑着递给她。

  苏虞笑了笑,对着那头刚松开吴静兰手的苏庭道:“阿兄,不介绍介绍?”

  池塘边的这场小闹剧最后由吴静兰收拾行李从后门坐马车离开结束,吴氏“表哥娶表妹亲上加亲”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苏虞也压根儿就没把这号人放在心上。

  前院的宴席还未散,苏庭吩咐苏珞领着李十九娘回前院,自个儿则领着苏虞回她的院子继续禁足。

  苏虞叹气。她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就是出来透口气,瞧瞧她养的那些宝贝金鱼儿吗?全被那个傻里傻气的表姐搅和了。

  她又想起适才和苏庭一同出现的李宛。这俩人是在闲逛宁国公府?什么时候进度如此飞速了?

  “你要娶李宛?”苏虞抬头问苏庭。两人并肩走,隔得很近,苏虞仿佛这才发现她的阿兄已经长得这么高了,高到她要费些力、抬起头才能和他面对面地说话。

  苏虞微微有些怅然。

  苏庭也的确年纪不小了,十七岁,翻年就十八了,也到了要定亲娶亲的时候了。

  上辈子阿兄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这一年,她却在慢慢老去,年岁渐长,反倒一直觉得苏庭要比她年轻。想来她如今也不过十五岁,多么好的年华。

  “嗯?”闻言,苏庭愣了下,旋即道:“也许吧。”

  苏虞忽然严肃起来,郑重其事道:“我不许你娶她。”

  苏庭失笑,他抬手摸了摸妹妹的脑袋,问:“为什么?你不许就不许啦?父亲和祖母都挺满意李小娘子的。”

  苏虞拂掉他的手,冷着脸道:“我说不许就不许。”

  苏庭一怔。

  李宛什么时候得罪了他这宝贝妹妹?适才捡瓷盏两人不是挺和谐的吗?

  苏虞看着苏庭,一字一句地斩钉截铁道:“我不喜欢她,所以你不能娶她。”

  苏庭“扑哧”一声笑了,转而敛起笑意,郑重其事地答应:“好。”

  不得她这小姑子喜欢的妻子不娶也罢。管她是什么高门贵族,什么五姓女,他苏家也不稀罕。

  况且他妹妹向来不会无理取闹,她不喜李宛,自有她的道理。

  苏虞本以为还要多费些口舌应对他诸如“是我娶妻又不是你娶妻,你管那么多做什么”这种话,没想到他竟然就这样爽快地答应了。

  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第28章 金银鱼袋

  二人行至灼华院门口, 苏庭侧身揉了揉苏虞的脑袋。

  苏虞抬起头看着他。

  苏庭道:“快进去吧,小心被祖母发现你偷偷跑出来,又要罚你。当心到太后寿宴的时候你都还出不来。”

  太后寿宴举国同庆, 届时解除三天京城一百零八坊的宵禁,东西两市彻夜不休。他这个素来爱玩儿的妹妹可不会错过这机会跑出去玩。

  苏虞摆摆手,转身进了院子。

  回到自己院内的书房,她想着, 阿兄都亲口答应了, 想来这辈子李宛是不会成为她的嫂子了,她心里微松口气。

  苏家可不需要李家那种锦上添花, 雪中却不送炭的亲家。

  她转头瞧见桌案上写了一半的字, 便重又拿起笔默起佛经来。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她的确不信佛,可当今太后信佛。却如苏庭所言,转眼便是太后七十大寿。她可得备些薄礼, 好好迎接这次寿宴,可不能再同前世一般一下子掉入火坑。

  苏虞写着写着, 不知怎地, 她又想起秦汜的那双眼睛, 还有徐采薇曼妙的舞姿。这二人之间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可告人。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那么相像的眼睛, 若说是巧合也太过勉强,应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影响。可皇家每个人出生都是要上玉牒,绝无徐采薇这个人,况且她还进宫讲给了皇帝。

  难道是秦汜母族的亲戚?她记得秦汜的母妃徐氏早逝,是战死的徐大将军徐凛的女儿,可徐将军是孤儿,且只有徐妃一个女儿。那么徐采薇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

  等等,徐妃、徐采薇,都姓徐。

  又是巧合吗?

  苏虞手里的笔不停,思绪却越飘越远。这佛经她早已滚瓜烂熟了。她一边写着,一边又开始抽丝剥茧。

  徐采薇的事儿先搁在一边,更要紧的还是如何让嘉元帝打消对苏家的疑心,不再对苏家赶尽杀绝。

  嘉元十一年委实是个多事之秋。前朝后宫一同洗牌换血,波涛汹涌。有多少人苦苦挣扎,湮没于这惊涛骇浪之中?又有多少人乘风破浪,稳稳屹立于浪头?

  前者,比如赵家、苏家,比如太子。后者,比如崔家,比如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