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1 / 2)





  冯星缓了口气,果然开始讲述他与沈鸿锐的交往。原来,沈鸿锐两年前写过一本茶道之书,便是在他家书局印发的。冯星看了那书后,对沈鸿锐万分仰慕,便借着生意的机会,与他有了结交。这一来二去,倒也熟络了起来。

  前些天,沈鸿锐出狱后来找他,对下令将他关押的圣上很有些愤愤,聊着聊着,便说起了国本问题。遂当场成文一篇,抨击刘贵妃与二皇子。

  沈鸿锐请冯星为他印发这篇文章。冯星虽然觉得不妥,却因为对沈鸿锐多有敬仰,又思及自己是孤身一人,没有后顾之忧,这才应了下来。

  说到这里,牢门却被打开。一名锦衣卫行到孙剑锋身旁,禀报道:“大人,李全平来镇抚司了。”

  孙剑锋皱眉,偏头道:“他来干吗?”

  那人低声道:“他说他向圣上请了口谕,要将冯星带回去审问。”

  孙剑锋便是一声冷笑。

  李全平何许人也?那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督主,也是前世害死孙剑锋的人。前世,宁清卓死后,李全平借孙剑锋擅闯宫禁为由头,牵出了之前的一些旧账,最终害得孙剑锋惨死。说起两人的结怨,竟也与宁清卓有关。

  李全平入宫甚早,没有成婚生子。后来大权在握,便从兄弟处领了个侄子带来京城,当做儿子教养。这侄子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霸王,沾花惹草斗鸡走狗,什么破事都做。孙剑锋一次带着宁清卓出外用餐,中途碰到了些事情,离开了一阵,回来时便看到几个手下被打趴在地,宁清卓没了踪影。

  他费了好大功夫追到包厢里,推门便见到那侄子压在宁清卓身上。宁清卓外衫被扒了下来,露出了桃红色的小肚兜。孙剑锋立时红了眼,也不多说,上前拔剑,将那侄子刺了个对穿。

  那侄子送去医馆后不久便一命呜呼。李全平因此恨透了孙剑锋,可孙剑锋却并不后悔。只是……现下想来,如果说初时东厂人手众多,宁清卓没法反抗,可到了包厢里,只剩下那侄子一人时,宁清卓难道还没法反抗?她武功不错,那侄子却是个废物,她分明是故意让人非礼。

  孙剑锋依旧记得宁清卓当时的神情。剑拔出时,血溅到了她脸上,宁清卓用手背细细抹去,竟是毫不慌乱。然后她看着孙剑锋,缓缓绽开了一个笑容。那笑容意外妖艳,以至于现下想起,还会让他心颤。

  可便是那一刻,他也明白过来。宁清卓抓住机会设了个套,就等着他钻。她想激怒他,逼迫他做出不理智之事。而他也如她所愿怒了,并且因此得罪了一个强敌。她清楚他在意她,可她毫不留情对此加以利用。孙剑锋真不知道,是这个女人太过狠心,还是他伤她太深,一切都是自作孽……

  见孙剑锋迟迟不给答复,那锦衣卫还以为他在为难,犹豫片刻开口道:“孙大人,不如我去回复李全平,就说你不在,先把事情拖一拖。现下可是他来咱们镇抚司,哪能让他那么容易将人带走!”

  孙剑锋缓缓摇头:“不必。”他一扯嘴角:“请李公公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二胖和chris7blue的地雷!╭(╯3╰)╮

  复仇何必等重生?宁清卓上一世,也是很努力报复孙剑锋啊……

  ☆、第69章 波澜再起

  不过片刻,一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领着数十名番役行进了牢房。为首之人呵呵一声笑,招呼了句:“孙大人。”

  孙剑锋也皮笑肉不笑一扯嘴角,回道:“李公公。”

  没人见礼。锦衣卫与东厂水火不容,世人皆知,如此场合,谁都不愿意整些虚礼。李全平便也开门见山道:“孙大人,今儿东厂在京城搜集妖书时,不意发现了些证据。咱家不敢怠慢,立时禀报了圣上。圣上令我等前去拿人审问,却不料,被锦衣卫抢了先。”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又是一笑:“本来孙大人办事,咱家自是放心的。可圣上已经指定我来办案,金口已开,却是不好更改。还望孙大人配合则个,让我将这掌柜带走,也好给圣上一个交代。”

  李全平话一说完,锦衣卫中便有人一声嗤:“李公公,人是我们抓的,你们东厂抢功劳抢到镇抚司,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

  李全平一眼扫去,可牢房阴暗,那些锦衣卫又挤成一堆,他也分辨不出说话之人是谁。孙剑锋则是假意一声斥责:“放肆!都是为圣上办事,哪有这么多你我之分!”竟是虚虚一笔带过,摆明了不想追究那人的逾越之罪。却又表态道:“李公公既然要带人走,孙某自当配合。”

  李全平便不好多说了。毕竟这是镇抚司,他是来要人的,本就让锦衣卫占了先。却听孙剑锋一声叹:“李公公前些日子方才痛失爱侄,现下却能一心为圣上操劳,这番心意,孙某实在敬佩!”

  李全平脸色一僵。孙剑锋这番话,着实戳中了他的痛处。想侄子十二岁时,他便将他带来了京城,当成儿子疼爱。不料两个月前,侄子在花楼中押妓,竟是马上风死亡!好好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十多年的感情,让他如何不伤心!

  孙剑锋盯着李全平,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个表情。无错,马上风不过是个掩人耳目的借口,实则是他杀了李全平的侄子泄愤。而且这一次他做得很巧妙,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孙剑锋打算就这么暗中陷害李全平,然后待到李全平临死时,再将所为全部告知。定要让那人含恨而死,方才痛快!

  李全平被孙剑锋看得心中烦躁。眼见锦衣卫架着冯星送来,便点点头道:“既如此,多谢孙大人体谅。人我便带走了。”

  李全平带着他的人马告辞离开,牢房中仅余锦衣卫。众人对孙剑锋的行为有些不解,却又不敢多问,最后还是一人道了句:“那,孙大人,我们可还有任务?”

  孙剑锋依旧看着牢门方向,却是淡淡道:“都散了吧。”

  众人便安了心,各自散去。这位孙大人虽然脾气古怪,可办事却有分寸,今日虽然在东厂面前退让了,但他们相信,孙大人是另有计划。

  孙剑锋的确另有计划。冯星供出沈鸿锐是妖书作者时,他便敏锐觉察到,这是陈晋安继《偷香记》后的第二招棋。而李全平的到来,更是让他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点。

  李全平虽然是圣上面前的红人,可锦衣卫却不好相与。他此番明目张胆闯来镇抚司抢人,实在不像他的所为,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试想,若是孙剑锋以此为由,在圣上面前告上他一状,他可是得不偿失!

  这些后果,李全平定是也考虑到了。可他为何还是要前来,将冯星带走?

  原因只有一个,冯星对他很重要,不容有失。很有可能,他本想亲自抓捕冯星,却不料孙剑锋下手这么快,他实在无法,只得出此下策。

  只是,一个犯下了大案的书局掌柜,怎么会对李全平一东厂督主很重要?难道……此次的妖书案件,其实李全平也牵扯其间?所以他不敢将冯星放在锦衣卫,他怕严刑逼供之下,冯星会说出些本不该说出的信息……

  再联想到李全平与陈大学士的密切关系,冯星受刑不过一刻钟时间,孙剑锋大胆推测:李全平将冯星带走,明为审问,实则为暗中相保。李全平想确保冯星的供词永远停留在沈鸿锐这层,不让他说出真正的幕后主使。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孙剑锋才会将冯星交给李全平。他会便派人去做进一步确认,如果他的推断属实,那这便是机会。

  孙剑锋打算放任李全平审问冯星,牵出沈鸿锐并且结案。然后,他再设法找出真凶,为沈鸿锐翻案。虽然那李全平行事谨慎,此番他定是没法顺藤摸瓜拉那人下水,可这办案无能的罪名,李全平却是逃不脱!

  只不过这样的话……他倒是帮了沈鸿锐的忙,实在是便宜那小子了。

  孙剑锋细细一思索,很快做出了决断:杀身仇人与沈鸿锐之间,他选择先对付仇人。却又转念一想:既然没法将李全平拉下水,他还不如索性放陈晋安一马。那人总算也聪明,行事定是知道明哲保身,再加上有他在暗中相助,应该能全身而退。往后,有陈晋安不停给沈鸿锐使阴招,沈鸿锐也没法舒坦。

  却有念头从脑中一闪而过,孙剑锋瞬间兴奋起来:对了,他怎么忘了,放任李全平对付沈鸿锐,他还能有个好处……

  宁清卓不料沈鸿锐竟然又会被下狱。据宁杰转述,此番抓人的是东厂,饶是有沈大学士周旋,沈鸿锐也还是被人从沈府拖走,押去了天牢。

  沈大学士自是火速进宫求见圣上。可西党人士多年来一直劝说圣上册封太子,沈大学士作为西党领袖,更是几次上书提请,给圣上添了不少堵。现下出了这事,圣上的怒气便转嫁到了

  沈大学士身上。这不,圣上正愁没个由头,不好凭白对付他的沈爱卿,沈鸿锐便送上了门。

  宫中。沈大学士一番苦诉,却只换来圣上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偷香记》案发时,你说沈鸿锐丢了印章。现下妖书案出,你又说沈鸿锐又丢了御赐的玉佩。沈爱卿,朕自然是信你的,可旁人呢?朕若再偏袒于他,你让其余朝臣如何看朕?你且放心,朕已经叮嘱了李全平尽力调查,若沈鸿锐是被冤枉,自会还他个清白。”

  圣上摆明了要折腾沈鸿锐泄愤,沈大学士无法,只得一边暗自心疼儿子,一边期盼圣上早日消气。却不料,他才离宫不久,又生事端。和沈鸿锐同榜的一名董姓庶吉士上奏,为状元郎沈鸿锐鸣不平,斥责刘贵妃不守妇道,插手朝政迷惑圣上,又再次提请,望圣上册封大皇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