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等她醒来天边染上红晕,街上的行人也时候了些,“夫君,你怎么不叫醒我?”

  周尧成看了一下午书,这才注意到天色已经这么晚了,站起身活动下,“怪我一时没注意时间,饿了吗?”

  晏青予点点头,午饭她就没有吃多少,现在的确感觉肚子饿的咕咕叫。

  他去隔壁叫了周老头,不一会儿,小儿就端着饭菜上来,“爹还没睡醒吗?”见周老头没来,晏青予疑惑的看着她夫君。

  周尧成摇摇头,想到他爹说的不打扰他们两口子无奈道:“不用,我爹能照顾自己,刚才我看到小儿端了饭菜进去了。”

  既然人没事,晏青予也不追问,用了饭又要来热水泡脚,两人说了会儿话就沉入梦乡。

  第二日天还没有亮,周尧成几人便早早的起了床,周老头也老早就起来了,简单吃了东西就出门,坐着马车来到考场。

  每几个台阶就站着一个士兵,脸色严肃,下方来到的学子也排成几排,每个学子都带着篮子,里面装纸墨笔砚、干粮等东西,考试要一天的时间,不到时间是不能出来的,所以大部分学子都会提前准备好食物。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周老头擦了擦汗,看着排成几排的学子问道。

  “嗯,阿予都给我检查了好了。”周尧成点点头,看着晏青予面带笑意。

  “行,你过去吧,不要迟到了。”周老头张开了嘴巴想说什么说不出来,干脆就摆摆手道。

  “爹,阿予,你们不要一直在外面等,等会就回客栈休息吧。”周尧成嘱咐几句就提着篮子去排队了。

  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但也有一部分像他年纪的,甚至还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来考试,怪不得夫子说童生是最简单的一门,却也是那么容易考上的。

  渐渐的等得不耐烦,人群中传来各种抱怨声,周尧成换了一只手提着篮子,活动下手腕心如止水。

  这多年的病涯生活让他已经学会不骄不躁,那么多的痛苦都人过来了,何况这点区区小事。

  又过了半个时辰,门开了,有衙役大声说道,各位考生开始例行检查,如果查出有不合规矩的东西,将打十个板子,然后取消考试资格。

  专门有检查的士兵,一位检查学子的身份文书和考牌,另外一个学子就检查篮子的东西,就连里面的馒头之类的干粮都被撕成小块才算过了。

  不一会儿人群中就传来一阵躁动,原来是士兵拖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子,直接拉到一旁就打了板子,然后被取消考试资格,那叫声凄惨看的众位考生都不忍直视,胆小的更是抖着腿,满脸大汗。

  旁边有人认出了那老爷子,道;“这老爷子就是我们村里的,原本家里也是小富之家,吃穿不愁,可是他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白光了家业,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做,就知道死读书,听说现在家里连粥都快喝不上了,这次考试的钱还是卖孙女得来的,那家子摊上这么个人可造孽了。”

  周尧成听了满脸复杂,这么大年纪就算考上了童生,更没有精力去考秀才了,为了一个虚名值得吗?

  很快就轮到周尧成了,正了正脸色,脱下外衣棉袄,一旁的士兵仔细检查,上里到外摸了一片,检查里面是否夹带了小炒。

  检查考生们就拿着自己的考牌进入考场,考棚不是新建的,但都维护良好,考试前也会有人专门检查一遍,要是有意外只能自求多福了。

  周尧成提着篮子,在衙役的带领下进入号房,里面除了一套桌椅什么都没有,都只能弯着腰进去。

  他拿出一块小布擦了擦桌椅,把篮子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放好,然后坐在位子上打量着对面的学子。

  对面的考棚离得挺远,那考生大概有十几岁的样子,见周尧成看着他,皱了皱眉头,面无表情的转开眼睛。

  周尧成摸摸鼻子,忘了在考上不能对人有动作,要不然就会当成作弊处理。

  全部考生进入考场之后,大门关闭,上头考官看着众位考生面无表情道:“诸位考生切不可交头接耳,凡是作弊取消此次成绩并取消三年考试资格,考试时辰到了立刻停笔,否则沦为作弊处理。”

  说完就有衙役来分发试卷,周尧成拿到卷子来回检查没有错漏,然后写上名字,籍贯和号码,这些都是夫子重点嘱咐的,曾经就有倒霉的学子少填了一张,结果那科就被当成零分处理。

  这时候也不能答题,过了一会儿,传来三声鼓声,考生开始答题。

  第一题是经义,直接从四书五经中截取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引经据典并加上自己的思想,题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是相对于小学,可理解为做人的道理,修身的道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但现在他还是白身一个,童生都还不是,如果满篇都是治国平天下得来的而不是考官的喜爱,反而认为此子不知天高地厚,要教他们当官的如何去当官了。

  周尧成慢慢的磨砚,等墨弄好了,提起笔就在草纸上洋洋洒洒写出来,又仔细校队更改无误之后,放在一边。

  第二题是做诗题,“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自古至今有兰字的诗赋太多,一时间如果弄出了出处,就很容易偏题。周尧成闭着眼睛,快速的转动着大脑。

  有了,他睁开眼睛,提起笔在草纸上写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尧成一时间想到了他媳妇种在家里的兰花,缓缓的笑了,这一题对他来说不难。

  不知过了多久,鼓声想起,衙役通知休息时间到了。

  周尧成放下笔,整理好试卷放在一边,就怕不小心试卷上沾了笔墨,一上午的努力就白费了,向衙役要了一碗清水,就着馒头吃了起来。

  用了午饭,他小心的把没喝完的清水放到地上,开始闭目养神,是不是有考生开始走动如厕,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味道。

  等到鼓声再次响起,考生再次开始答题,他拿起笔开始抄写,一时间到处传来笔墨的沙沙声。

  第三十三章

  周尧成一气呵成的把全部答题抄写完了,等墨迹风干了之后,又重新检查了一遍。

  主要是看他的名字这些是否写上了,在学院的时候,夫子就重点提醒他们要注意卷面干净,字迹要工整,更不能有错别字的情况,这一定会降低考官的印象。

  等墨迹风干了之后,他整理好东西放进篮子里,举手示意,顿时有衙役过来收卷。

  对面的考生惊讶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又闷不做声的埋头苦写。

  周尧成跟着衙役走到一间屋子,里面没有几个人,提前交卷的学子不多,现在考试的时间还没有完,必要要等到鼓声响起才能离场。

  屋里的几位学子都比周尧成年纪要小,见周尧成进来随意的看了他一眼,又各自低声交谈着。

  周尧成脚步不停的走到后面,闭目养神,心里在回顾学过的知识,就这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鼓声响起可以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