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06)(1 / 2)





  顾立春顺便问起这个表哥,两次来都没见着。

  杨爱国说道:他们厂子每月休息一回,这次又碰不上你了。

  杨珠珠在旁边出主意:可以让哥哥放寒假时跟我一起回去呀。

  顾红玉想了想,这个主意还真可行,便道:到时再说。

  顾红玉接着对顾立春说道:你单子上要的东西,我给你在供销社买了一部分,又托同事给你帮一部分,明天上午应该能凑齐。有些东西有轻微的瑕疵,但不影响使用,主要价格毕竟不少。

  顾立春道:这些瑕疵品外面的人想买都买不到,谢谢你们了。

  顾红玉道:还跟我客气什么。

  顾立春道:对了,明天上午,我和司机直接开车来供销社取东西。

  顾红玉一脸不舍:你真不能多呆两天吗?

  顾立春无奈道:这次是出差,得按时回去。下次我想办法多开几天介绍信。

  顾红玉和杨爱国无奈地笑笑,确实,出差就是这样,时间是限定死了的。

  吃完饭,杨爱国又把顾立春叫到书房,送了一叠报纸杂志,还有农垦资料。这一次又是收获满满。

  杨爱国想起一件事,说道:有件事还没确定下来,我先跟你说说,你心里明白就行了,先别往外说。

  顾立春乖巧地回答:好的,姑父。

  接着,杨爱国透漏说,这次去他们农场参观学习的队伍,有可能是农垦局的副局长带队,每一个兄弟农场派一到两名代表参加,级别都还不低。让顾立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顾立春忙问道:姑父,你们农垦局肯定不止去一个副局长吧?会不会你也跟着一起去?

  杨爱国苦笑:局里那么多人,哪里能轮到我一个小职员。没事,不能参加学习,我自个想去就去。

  顾立春笑着安慰杨爱国:农垦局的职员都是我们农场的上级,姑父还年轻,一步步来嘛。

  谈完事情,顾立春抱着一大摞书和资料回客房。

  第二天吃过早饭,顾立春就要回去,杨珠珠拽着他的衣裳不让走。

  顾立春揪揪她的小辫子,说道:珠珠要上学,哥哥也要上班。等寒假再接你回去好不好?

  杨珠珠扁扁嘴,低头不吭声。

  杨爱国也好声哄了一会儿,她才稍稍好些。

  顾立春见他们一离开,就剩下珠珠一个人了,便嘱咐道:一个人在家,不要乱跑,不要乱给陌生人开门知道吗?

  杨珠珠点头:我知道了。

  顾红玉说道:没事,过两天她就该去上学了。

  杨珠珠一脸骄傲:我很快就是小学生了,小满姐说,小学生都是有很有文化的人。大家忍俊不禁。

  离开姑姑家后,顾立春去招待所找老胡和小方,再让老胡开着卡车去供销社,老胡和小方也捎带了不少东西,他们一人两个大包袱。

  当老胡看到地上堆着的包袱和麻袋时,忍不住感慨道:小顾,你这一趟可不容易啊。满载而来,满载而归。

  顾立春道:辛苦了两位,回去我请你们吃饭。

  老胡摆手:不不,应该我请。

  小方也说:都别争了,咱们仨轮流请,胡哥先来,我第二,小顾最后。

  大家就这么愉快地商量好了请客的次序。

  回去的时候,比来时顺畅多了,可谓是一路顺风。回到农场的时候,才3点多钟。老胡和小方先把车开到顾立春家门口,帮着把东西卸下来。

  两人离开后,顾立春先在院子里简易的淋浴房冲了个澡,把一身的汗味洗掉,再灌了一大杯凉茶,才感觉又活过来了。出差真不是好活,特别是夏天,以后没有特别的事,就让吕进步去吧。

  他收拾妥当,又骑上自行车去场办后勤科和财务科交差。

  顾立春办完一通杂事,再回到家的时候,院子外面聚集了一大群人,不用说,大家都是来拿东西的。

  小顾回来了,辛苦了。

  顾立春跟大家打声招呼,然后拿起名单,让他们按名单上的次序领东西,再对一下钱和票,多退少补。

  大家拿到东西,一个个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哎呀,小顾,你这眼光可真好,这东西买得又便宜又好。

  这花布好,颜色适合我。

  这件衣裳真合身。

  我的天,这双胶鞋怎么那么便宜?只要一半的钱。

  大家不要命地夸顾立春。

  顾立春只好说道:时间太紧,这些都是我姑姑和她同事帮你们挑的,她们是供销社的,懂得比咱们多。

  大家又笑道:那也是看在你的面上。

  大家对于此次采购是一万个满意,还有人私底下拿顾立春和吕进步比。

  小吕跟咱们的小顾真是没法比。

  那是,货比货得扔。

  顾立春好好在家休息一夜,次日清晨,继续上班。

  他照例先去农牧科办公室安排一下今天的工作,接着去邓场办公室。

  邓场不在,他转身去后勤科,白大姐刚好也要找他。两人商量让财科给搞草编副业的临时工发工资。

  从七月底开始到现在快一个月了,也该结算工资了。

  等到财务科那边核算完毕,白大姐让人用广播通知家属们来领工钱。

  大家伙一听要发钱,跑得那叫一个飞快。不到半小时,财务室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顾立春舅舅田红军也在场。

  如今田红军在家属中间威望很高,他不光手艺好,人还温和有耐心,从不藏着掖着,遇到不会的,手把手细心地教。越相处,大家就越喜欢他。

  队伍一点点地往前移动,领到钱的家属是欢天喜地,后面排队的也是充满期待。

  其中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庄老太,她老伴早年受了重伤,瘫痪在床,她自己腿脚也不利落,虽然场里有发补助,但也是杯水车薪,家里日子过得很艰难。

  她一直想出来做工补贴家里却没机会,这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学草编,她年纪大可是手巧,又勤奋肯学,编得数量多不说,质量也高。这次领到了二十五块钱的工资。

  庄老太拿到钱,激动得老泪纵横:我没想到我这个不中用的老婆子还能挣到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