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7)(1 / 2)





  吴胖接过话道:没事没事,让赵高抱着就行。好吃的怎么能拒绝。

  毕竟是老人的心意,顾立春收下,让赵高抱着。

  一路上不断地有人跟他们打招呼,村民们用羡慕的眼神看着顾立春。

  田三红和四个孩子把他们三人一直送到村口,立夏跟着一起去,下午再骑着车子回来,立冬倒也想跟着去,可是自行车实在坐不下。

  石子路凹凸不平,几步一颠簸,好在顾立春已经习惯了。

  两辆自行车并行,四个人一路闲扯。

  顾立春想起去农场还要去拜年,就问赵高:赵高,你爸妈每年给邓场他们拜年吗?

  赵高摇头:好像没有。农场大几千人,要是都给领导拜年,那还了得。而且党委和场办都一再强调,要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群众不能腐蚀革命干部。你去看邓场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最好别拎东西,不然,你拎了他也给你扔出来。

  顾立春一想也是,他差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吴胖嘿嘿笑道:不拎东西还管饭,这是好事。

  赵高翻了个白眼:领导家的饭,谁敢吃,不怕胃疼?

  顾立春接着又问:那白大姐和梁科呢?

  赵高挠挠头,他以前都没注意这些细节,只好凭大致印象说道:场里走得近的人家也都互相拜年,按说,你去也没事。

  顾立春沉吟片刻道:算了,我先去你家,然后再去李叔家,问问他。

  赵高赞同:对对,问问他,我们一家都是粗人,给你出不了主意。

  骑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农场,顾立春发现看门的人换了,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头。

  顾立春惊讶道:陆大爷呢?

  赵高道:陆大爷儿子家里出了点事,他去照顾孙子孙女了。

  顾立春想问得细些,赵高也是一问三不知,陆大爷不是爱跟人八卦的人,而且他走得匆忙,大家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反正暂时回不来了,没事,这个胖老头姓卫,人也挺好说话,人称笑面佛。

  三人下来跟卫大爷打声招呼,卫大爷笑眯眯地打量了一眼顾立春,颇有兴致地问道:你就是顾小刀?

  顾立春一本正经地道:我叫顾大刀,五十米长的大刀。

  卫大爷一边大笑一边让立夏登记。

  顾立春想起他带的年礼中还有陆大爷的一份,暂时送不出去了,先留着吧。

  顾立春没回宿舍,直接把东西带回猪场。猪场的人有一半没回去,看到顾立春回来都过来打招呼,顾立春把带来的特产分给他们,每人都有份,大家也拿来回礼。

  接着是大扫除,半个多月没人,屋里又潮又脏。不用人喊,大家主动前来帮忙。

  其中有个叫小康的小伙子,一边干活一边跟顾立春道喜:顾哥,我听人说,你的转正通知快下来了。

  顾立春笑道:我也听赵高说了,不过正式文件没下来,谁也说不准。反正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我都会好好干的。

  小康观察着顾立春的神色,试探道:顾哥,你要转正了,还留在咱们猪场吗?

  猪场的人都议论说,顾立春转正后肯定会想办法离开这里,毕竟这活不体面,又累又脏,连赵高那样的人都不爱干,顾立春这种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更不可能久留。

  大家心里都害怕,万一顾立春调走了,他们猪场有可能又得回到原来那半死不活的样子。

  顾立春明白大家的担心,就一脸诚恳地道:就算真转正了,我也愿意留在咱们畜牧科,我觉得咱们科人虽然少,可都单纯热情,我挺喜欢这儿的。

  小康听得满心欢喜,其他人也听到了,不自觉地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句的争着发问。

  小顾,你就不怕耽误你的前程?

  是啊,你个小年轻真愿意呆在这儿,别人都不乐意呢。

  不乐意的赵高,不自在地扭过脸去。

  顾立春笑吟吟地看着大家,说道:我觉得咱们这行干好了也是大有前途。你们想,咱们国家以后肯定越来越富裕,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猪肉的需求量是不是越来越大?咱们畜牧科是不是越来越重要?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品有高低之分,可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劳动分工不同。我是贫下中农出身,我不会忘本,我要冲在革命生产第一线。

  大家被顾立春说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有人啪啪鼓掌,有人大声叫好,气氛十分热烈。

  赵高看着众人:他怎么觉得顾哥有当指导员的潜质?

  谁也没想到,猪场热烈的氛围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赵高个子高看得远,他又没有像别人那样激动,他看到了背着手站在猪场外的两人。

  他悄悄地拽拽顾立春的衣角,小声说道:顾哥,外面那两人就是党委的,你说话可得小心,别跟上次似的。这两人可跟邓场不一样。

  顾立春冲赵高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像是没看见两人似的,接着跟大家伙说道:咱们猪场年前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肥猪出栏率百分之九十。其他猪场的出栏率一般也就百分之五六十吧。废话,前期身体不好的猪都死得差不多了。

  上级领导对咱们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不过,咱们不能骄傲自满。要再接再厉,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社会主义畜牧业做贡献,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多的商品猪。

  猪场外的朱主任和王干事:

  朱主任五十多岁,高个头,面容严肃,头发稀疏,脑门发亮。站在他身边的王干事则显得年轻得多,三四十岁的年纪,个头矮小,精瘦,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这人就是王小的堂叔叫王有成。今天他们原本没打算来猪场,只是四处转转,结果猪场的员工欢呼的声音太大,把路过的朱主任给吸引住了,就顺便过来看看。不曾想,两人刚好看到顾立春慷慨激昂的那一幕。

  朱主任听着里面那充满激情的演讲,点了点头:这个员工挺有群众号召力,思想觉悟高,口才也不错,倒是合适到咱们党委办工作。

  王干事吓了一大跳,眼睛一转,计上心来:主任,听他刚才的演讲,是立志要投身于生产第一线。咱们得照顾他的革命积极性啊。你顾立春不是爱说漂亮话吗?我就成全你,让你留在猪场干一辈子。

  朱主任摆摆手:我只是这么一说,再说吧。

  他们两个只是路过,也没进来,在众人还没发现时就悄悄地离开了。

  赵高暗暗松了一口气,终于走了。顾立春也没上前搭话,不知对方底细,不能贸然行动。

  顾立春突然问道:对了,我今天是不是得去场办报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