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1 / 2)





  秋收还在继续,还是一如继往地累,不过顾立春对此都麻木了。

  中午下工回来时,顾立春正好看到二奶奶正背着一捆柴草慢腾腾地走着,她的背佝偻得厉害,身材瘦小,那捆柴草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在她身上。

  顾立夏连忙走过去,心疼地说道:二奶,你有活怎么不叫我们?来来,给我。

  顾二奶奶笑道:没事,东西不重,我能背得动。

  不过,她也没坚持,把东西卸下来交给顾立春。

  两人边走边说话,路上遇到人,大家互打招呼。

  有人还说道:哟,立春在帮你二奶干活呢,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快到家时,还看到了二奶奶家的邻居左大娘,左大娘看到顾立春是一脸惊讶,她皮笑肉不笑地道:立春,你敢帮你奶干活了?不怕你爹回家骂你?

  顾大江跟二奶奶不和睦,自从他成家搬走后,两家就很少往来,但二奶奶跟田三红和几个孩子挺好,可是顾大江不让他们来往,一看到田三红帮二奶奶干活就打骂他。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

  虽说顾立春也不待见这个养父,但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家人,因此该维护还是得维护。

  顾立春稍一酝酿,脸上流露出乖巧无害的笑容:左大娘,你瞧你说的,我帮二奶奶干活那不是应该的吗?我爹骂我干啥?我知道,我爹以前跟二奶有点误会,顶过几次嘴,这不是很正常吗?我记得建设叔也经常跟你顶嘴呢,也没见你孙子不理你,你说对不对?赵建设是左大娘的大儿子,为人比较正直,他看不惯自家老娘的碎嘴,跟她吵过好多回。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左大娘听顾立春提起这个,就有些讪讪的,她能说不对吗?

  顾立春已经拿话顶出去了,也不想往深了得罪她,像左大娘这种危害不大的小人,能别得罪就别得罪,有时还能利用一下,像上次,她就帮了自己不少忙。

  顾立春说到这里,话题一转,对了,左大娘,我还没问你呢。刘青山这几天怎样?那个女人抓到了吗?

  左大娘一听顾立春提到她的老本行,双眼冒着兴奋的光芒,立即又开始眉飞色舞地说起最新消息来。

  我跟你讲,这事都在压着哪,要不是忙着秋收早闹起来了。听人说,他媳妇已经有了几个怀疑对象,一个是隔壁村的寡妇赵彩霞,一个是王春燕的堂姐王春香,还有一个我还没打听出名字。不过,这两个女人可都是有名的泼辣货,没一个是善茬,这戏可就好看喽。

  顾立春:

  他想了想,试探道:那就是说,其实刘青山有可能是被这几个女人的男人给打的?

  左大娘一拍大腿,兴奋地道: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再聊下去,左大娘跟自己惺惺相惜可就麻烦了。

  顾立春立即打住:左大娘,其实我不太关心刘青山跟谁好,毕竟我还只是个孩子,我就想知道他到底是被谁打的,我怕他再讹我。

  左大娘会意,你放心,等打他的人找到了,大娘会告诉你的。

  顾立春赶紧告辞,背着柴草进了二奶奶家的院子。

  二奶奶而带微笑地看着顾立春,说道:立春哪,我咋觉着你变聪明了?

  顾立春道:二奶你还别说,上次我发高烧,感觉脑子里的浆糊烧干了,人开窍了。

  二奶奶也跟着笑,不过,顾立春以前也不傻,他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什么都明白,读书时成绩也不错。况且,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性格有变化也很正常,二奶奶也没怎么怀疑他。

  顾立春放下柴草又去打水,把水缸打满才离开。临走时,二奶奶硬塞给一包零食。

  这是你姑从市里寄来的零嘴,本来准备中秋再给你们的,正好你来了,就拿回去吧。

  顾立春本不想要,但想到她是出于一片真心,就收下了。

  二奶奶想了想,还是嘱咐道:别让你爹知道。

  顾大江当初是带着怨气去二爷家,因为不是亲生的,二爷和二奶也不好管得太狠,但也因此让他养成了他自私自利、好吃懒做的性格,他跟二奶家的闺女顾红玉也不和,一个不好就说:到底不是亲生的爹娘,你们虐待我。

  顾红玉往家里寄东西,二奶奶起初会分给他们一些,但顾大江不但不知感恩,反而嫌弃二奶奶给得太少。有一段时间,他在外面胡吃海喝又赌牌,没钱就来找二奶奶要,二奶奶不给,他就骂骂咧咧,什么难听话都往外说,把二奶奶气病了几回,顾红玉知道后跟顾大江大闹一场,两人彻底撕破脸。

  想起这个渣爹,顾立春就头痛不已,他只好说道:二奶,我爹现在老实多了,你不用担心他找事,以后有什么活,你就叫我或者是立夏立冬都行。

  二奶奶一脸欣慰地道:好,你们以后也要常来二奶家玩。

  顾立春回到家里,把东西分给弟弟妹妹。一共十颗糖,六块江米条。

  顾立春给弟弟妹妹一人两颗糖,他自己一颗,还给田三红一颗,江米条也是一人一块。虽然他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不大,但是不能让弟妹们养成习惯,觉得好吃的就该是他们的。他可没兴趣做那种一心奉献的大哥。

  四个小的拿到零食,高兴得不行。

  田三红非要不吃,小满硬塞到她嘴里:娘,你也尝尝。

  你这孩子。田三红嘴上嗔怪,但脸上的笑容却更多了。

  顾立春趁机说道:二奶奶把咱爹养大,就是咱们的亲奶奶,以后你们有空要多去,有活就帮着干。爹要是敢说什么,就告诉我。

  几个孩子齐声答应。

  顾立春想起顾红玉,就问田三红:娘,你觉得我姑这人怎么样?

  田三红一时没反应过来,反问道:你说谁?

  顾立春忙道:就是二奶奶家的红玉姑姑。

  第13章 姑姑

  田三红恍然,她低头想了一会儿,才用有些落寞的声音说道:其实,你姑那人不错,大方,明理;你姑父也还好,人家虽然是城里人,可没有看不起咱们的意思,就是吧她话没说完,顾立春也明白。就是他爹太浑了,贪心不足蛇吞象,硬是把一门好亲戚给作没了。

  顾立春又问道:那我姑和姑父是干什么工作的?

  你姑原先是县里供销社的,前几年,你姑父调到市里了,她也跟着去了,应该还是在供销社吧。你姑父是啥局的来着,我记不清了。要不你哪天问问你二奶。

  顾立春道:以后再说吧。

  顾立春问完,心思就活动开了,现在是七二年,离动乱结束还有四年,距高考恢复还有五年,做生意是投机倒把,小打小闹还勉强可以。再做大一些就很危险。

  一般人的出路只有两条:当兵或是当工人。当兵他不太想去,他的性格自由散漫,而且体质也不行,也通不过。等他锻炼好也是两年以后。当工人,也难,毕竟人家城里的知青都下放到农村来了。工作岗位供不应求,一个萝卜一个坑。没关系没后台,连临时工都不好找。

  他觉得顾红玉说不定能帮到他,虽说她跟顾大江闹翻了,但以她的性子,对他们兄妹几个应该不至于太过迁怒。他若是厚着脸皮上门走动也未尝不可。顾立春决定去试一试。

  秋收进行了半个多月,终于到了尾声。玉米棒子已经收到了仓库里,黄豆割完拉到村口的晒场上,高粱小米也收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砍玉米杆子,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活计。

  中秋节时秋收还没完,大家都没过,现在活干得差不多了,大队便给社员放了半天假,补过中秋。

  顾立春知道,秋收过后,交完公粮,种上麦子,就差不多到了农闲时候。农闲时候,大人还有可能去挖沟渠、清理河道之类的,像他这样的,就没什么活了,去市里姑姑家的日程就可以提上来了。不过,这事先得经过二奶奶的同意,顾立春决定抽空试探一下二奶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