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亲亲亲爱的她第53节(1 / 2)





  黎晓从盒子里取出三角铁,递到他手里。

  “看好了。”

  他把绳环挂到自己的左手食指上,另外两指固定住三角铁,击槌敲打边缘。

  然后变换手指持握的位置,改变击槌敲打的方式,飞快地打着节奏。

  演奏出来的声音变幻莫测,极其悦耳且有律动感。

  黎晓看得入了迷,她第一次知道三角铁还可以这么玩。她由衷发出感慨:“哇,好厉害。”

  季扶倾把三角铁还给黎晓,她不禁心生欢喜,两眼放光。

  原来这不是一块废铁,这是一块宝藏啊。

  虽说三角铁这种简单的乐器上限低,但她距离这个上限,还远着呢。

  黎晓夸赞道:“你这三角铁得有十级吧?”

  季扶倾:“黎晓。”

  黎晓:“嗯?”

  季扶倾:“三角铁没有考级。”

  黎晓:“哦。”

  黎晓琢磨了一会儿,问:“你为什么会打三角铁啊?”

  季扶倾答:“以前研究过打击乐器。”

  难怪他看三角铁的分谱毫无障碍。

  “研究?你没学过吗?”

  “家里不让学。”

  黎晓纳闷:“为什么不让学?”

  季扶倾说:“他们觉得钢琴好,打击乐器不入流。”

  黎晓觉得自己被扫射到了。

  打击乐器分好多种,三角铁毫无疑问是最没有难度的。照这么说,三角铁岂不就是最不入流的乐器了?

  黎晓心里头不大高兴,嘴上却说着:“钢琴确实好啊,乐器之王,多有牌面。”

  如果有条件的话,哪个家长会放着钢琴不学让孩子去学三角铁呢?

  季扶倾的十指重新放到钢琴上,左手按着熟悉的和弦,右手弹奏着旋律。

  不知为何,他突然想起儿时第一次跟着老师学钢琴的场景。

  那天,姜沛玲带他去琴行,琴行里有形形色色的乐器。

  她和老师在一旁交流,他一个人调皮地捣鼓着乐器。他一眼便相中了架子鼓,拿起鼓槌“平平砰砰”地敲着军鼓。

  他觉得架子鼓打起来非常炫酷,便对姜沛玲说:“妈妈,我想学这个。”

  姜沛玲却执意让他坐到钢琴旁边,说:“阿倾,我们学钢琴,好不好?”

  他说:“不好,我喜欢架子鼓。”

  她却说:“可是妈妈喜欢你弹钢琴。”

  他的想法不重要,她已经为他找到了最合适的钢琴老师。

  钢琴老师握住他的手掂量着,夸道:“是个学钢琴的好苗子。”

  那天下午,他跟着老师在琴行学了基础的弹琴手势和最简单的五线谱。

  自那时起,童年的无数个夜晚,他枯坐在钢琴边,机械式地弹奏着一首又一首练习曲。

  不停地考级、参加比赛,拿下一项又一项荣誉。

  在一片喝彩声中,他望着妈妈的笑容,心中的遗憾释怀了不少——也许最适合他的乐器就是钢琴,而不是架子鼓。

  为了让妈妈高兴,他更加努力地练习钢琴,废寝忘食。

  直到有一次,因为练琴练到太晚,他有一门作业忘记写了。

  姜沛玲很严肃地告诉他:“阿倾,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弹钢琴只是兴趣爱好。不要为了兴趣爱好,荒废自己的主业。知道吗?”

  兴趣爱好,姜沛玲是这样定义钢琴的。

  可对季扶倾来说,钢琴既不是兴趣,也不是爱好。

  这个时候的他才意识到,姜沛玲喜欢的并不是钢琴,而是享受儿子弹钢琴为母亲带来的那份荣誉。

  如果季扶倾真要去当钢琴家,她会第一个反对。

  因为钢琴在她的眼里,只是兴趣爱好。钢琴获奖带来的殊荣,远没有学习成绩优异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