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章(1 / 2)





  留在军医处的这些时日,我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每一个染病的将士,帮他们熬药,给他们喂药,替他们简单的擦拭身体,甚至还会同他们说些有趣的故事……自认该做的全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全都做了,可是,那些将士们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病逝,不曾有任何的停留,就连“另一个兵士”也不例外。

  “另一个兵士”离世的时候,我哭得极为厉害,比看到其他的任何将士离世都要伤心,那时的感受就像是在本就荆棘满布的心口之上又补了一刀,痛到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偏偏,即使是在弥留之际,他还是维持着微笑,问我,“你说过的,去了就可以归家了,不是骗我的吧?”

  那一瞬,除了机械地颔首,我不知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而他看见我颔首笑得更为愉悦,拉着我的衣袂,满怀期望地道:“若是有一日诸葛先生收复了襄阳……你定要告知我……”

  我点头,呜咽了良久才勉强应出一个“好”字。可是,自己的心里又是那般地清楚知晓,襄阳此后都不会再回来了,永远都不会。

  “襄阳……家乡……襄阳……家乡……”生命的最后,他不停地呢喃着这两个词,至死方休。

  我想这大概就是自古为无数文人骚客吟诵的思乡之情吧,如同执念一般地深深根种于他的内心,连面对死亡都割舍不去。而他的死亡,也将这份执念栽种在了我的心中,让我比任何时候都想要快点回到孔明和不弃身边,因为只有有孔明和不弃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阿硕——阿硕——”一声高过一声地唤,经过许久才将我从回忆中唤回。

  茫然地看着司马懿,我扯唇笑,呆愣愣的样子,“嗯?怎么了?”

  “我只是说笑,没有其他意思。”他解释,双手扶上我的双肩,带着安慰,“那些将士的死都与你无关,你毋须自责也莫要太过难过,记住你曾允诺我的话,会试着将一切都渐渐变为过去的。”

  我莞尔,不再是茫然的样子,坦诚而无奈,“就像是儿时执笔学字一般,起初手指会疼得厉害,久了,手指上生了茧也就没有那么疼了,所以,经历了这么多的生离死别,我的心也起了茧,不会那么疼了,甚至,只要不是和我有所相交的人,我都渐渐地可以做到平静以待。”

  闻言,他笑起,说不出是欣慰还是哀悯地道:“阿硕,你很适合乱世,若你身为男子,想来定会是个极为佳好的谋士。”

  我笑,心里想得却是,根本就不是我很适合乱世,而是乱世逼着我去适应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越渴望活下去,就越自然地逼着自己改变。

  “好了,午时将至,我去熬药了。”为了转换心绪,我道。想来,只要有所忙碌就不会多想,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里,我见证了那么多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还是没有垮。

  “嗯。”

  熬药是我在军医处每日所必须做的事情,消磨了我的大半时间,但是,在消磨时间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很多,远不仅仅是医药经验可以涵盖的。

  熬药这样一件看似极为简单的事情,似乎只要炉火煨着药壶就好,背后却有着极难把握的分寸,不论是水的多少,放药的先后还是炉火的大小,都是需要注意的事情,若是一个错处,很可能就是毁了几个时辰的心血,更甚的是延误了无数人的病情。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选择,一个意外,就会将你完全调离原来的道路,再也无法回到原处,而这道路的转变也必将影响着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所以,任性是需要分时机的。

  譬如,此今,我就没有任性的权力,我是一个医者,或者更正确地说是一个学医的人,在面对病者的时候就只能拿出自己所有的细心和成熟,给予他们任性的权力而不是给予自己。

  因而,当我端着热烫的汤药去给病者们喂下的时候,面上永远是和善的微笑,言语含蓄,照顾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挑着好的说,撇开不好的。

  “阿硕兄长。”给小二喂药的时候,他攥住我的衣袂,关切地问道:“我懿叔和师父他们好不好?有没有不适?”

  我拍了拍他的手,习惯了每喂一次药给他都被他问一次,“好,很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你让他们担忧了。”

  一句话,少年撇下了嘴角,纯真的眼眸满含愧疚,“都是小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