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1 / 2)





  “可不能这么说。”笑着摆摆手,司马徽落下一颗黑子在我的前一颗白子旁,“出山这种事只能随孔明他自己的心愿,若是他想,出山便是;若是他不想,隐居便是。老朽我可主宰不了他的想法。”

  我撇嘴,换一种方式问道:“那司马爷爷觉得孔明是出山好还是隐居好?”

  “说不清。”司马徽倒不糊弄我,言罢还同我分析起好坏来,“隐居,佳处在于可以随心随性,不为乱世所驱使;坏处在于荆州迟早要乱,到时必然四处避乱,日日困苦于温饱。出山,佳处则在于不用为温饱劳累,亦可一展抱负,留名青史;坏处在于穷尽智谋,日夜操劳。如此,硕娃子,予你,你可想孔明出山?”

  我拿捏着白子,一时竟不知该落于何处,“其实,我也说不清。”经历过博望坡的事情之后,我对乱世有了很深的畏惧,再者日后将要发生的种种之中不乏我所不想遇见的,因而我有五分不想孔明出山。但除却这些,我又期待着那个在我心中刻下痕迹的诸葛军师,期待他不用再为温饱而劳累,所以我又另有五分希望孔明出山。五分对五分,致使我想不出答案来。

  犹豫了许久,找寻了许久,我终是落下了白子,心中随即也有了决定,“我想我该支持孔明的决定,他愿出山,我便随他乱世浮沉,生死相随。他不愿出山,我便随他布衣荆钗,相濡以沫。”

  “如此也好。”笑着继续落子,司马徽又道:“不过元直托我告知你,莫要忘记了刘皇叔对你的救命之恩。”

  我顿住,无奈地扬笑:“徐叔这是在逼我同意孔明出山。”如此,我先前思虑的全都是枉然,什么五分对五分,什么支持孔明,全都是不成立的。我真正的立场该是在不十分为难孔明的情况下,希望孔明出山。

  捋须笑起,司马徽道:“你徐叔为了把你逼到这一步看来可是谋划了许久,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无事跑去博望坡,还出了事,恰落入他的谋划之中。”

  “司马爷爷……”我哭丧着脸,极是挫败,“他们那些人专门设计我,还皆是成了。可我偶尔想设计他们却全是失败,这也未免太伤人了吧。”

  孔明、宋达、徐庶……一个、两个、三个全都是如此。再这么下去,我怕是要怀疑起我的智商来,还有我更要怀疑那些说我聪慧的人皆是瞎了眼。

  “硕娃子,你嫁予的是孔明,可不是什么寻常平民。”笑颤了白色的胡须,司马徽同我道:“孔明那娃子鬼心思多得很,大智小慧的。而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他交好的人也皆是些有心思的人,你想要设计他们怕是极难。”

  我听罢,极为坚定地给出评价,“所谓的名士皆是极为阴险的主。”说不定,孔明那温润的笑容下,亦是满满的老谋深算。脑海中随之浮现出初行周公之礼的事,细细想来,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想。

  阴险,那人真是太阴险了!

  想着想着,我不禁双靥布满绯红,也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

  荆州将乱多烦扰

  数日后,孔明收到徐庶的书信,书信言明了徐庶向刘备举荐孔明的事情,并且希望孔明可以看在徐庶的面子上见见刘备。不久,诸葛瑾又从江东来信,言孔明如今年纪已是不小,到了该出山的年纪,问他是否有意前往江东,若是孔明有意,他便可以向孙权举荐。

  知晓这两封书信的内容之后,宋达敛目沉吟许久,然后邀求同孔明密谈一番,孔明欣然。密谈毕,宋达微有些泄气,孔明则是言笑晏晏地问我可想归家。我瞧了瞧他又瞧了瞧宋达,虽有不解却也没有多问,只是颔首。

  于是,孔明做下决定,明日清晨便随我归家。而我也明白,这所谓的归家有极大的可能是为了躲避刘备的一顾茅庐。

  他的人生终究还是走上了既定的历史,而我不过多的奢求什么,只奢求可以改变结局。或许,他与我也能如同小说一般的因假死而相守。

  翌日,清晨出发,晌午到达黄府。只是,本该连尘埃都不落多少的黄府门前竟是屹立着一个中年男子,那男子儒生打扮,中人之姿。晌午的烈日之下,他紧抿着双唇,立于府门前,双眸坚定。

  路过他身旁的时候,我禁不住好奇地打量他许久,他却是目不斜视,好似我不存在一般。及到孔明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他才微微转眸了片刻,只是片刻后又复得恢复原样。

  随后,待管家出门来迎我同孔明,我借机寻问道:“那门前立着的人是谁啊?怎么不进来?”

  听着我的问话,管家伸着颈脖看了看那中年男子,然后无奈地摇头答:“那是荆州牧刘表刘景升帐下的宋忠宋仲子先生,前来拜访先生,也不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得,给先生赶了出来。”说罢,他又感叹道:“这人倒是执着,都站了几个时辰了。”

  “是来拜访爹爹的?”我重复,颇为疑惑,“照说姨父鲜少同爹爹相交,如今为何突然派人前来?”若说刘表突然想要拉近姻亲之间的关系,我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