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章(1 / 2)





  凌展此时头脑中也转着诸般念头,看起来这世上果然不止一两个人知道“百世之劫”的事情,之前有一个同样经历过这种劫难的周贤,现在又冒出两个元婴期的老家伙来,而且明显他们对这件事了解的更多,也不知他们自己是否也是身负百世劫难的人,抓自己去不知是为了什么,不过想来多半不是什么好事。恐怕那童林之前就是知道了周贤的特殊身份,才在诸多弟子中着重培养他,也不知是安了些什么特别的心思。

  他一边想着,一边沿着凌白离开的方向追去,五十里路程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

  寻到了凌白,凌展将心中的诸般年头暂时放下,琢磨起祭炼飞剑的事情来。

  实则,能够御物和能够御剑飞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其实御物说起来不难,只要法力足够深厚,而且能做到自如的外放,就可以之包裹住物体,然后将物体提起。当然,如果想要御使着物体做出一些飞行的动作,就要让法力与之沟通,因为万物皆有灵性,便是一木一石也是有一些基本的自我意识的,只不过常人并不知道罢了。一切事物对于外来的变化都是天生有着抵抗之意的,想要做到随意御物,就要能够与想要御使之物做到足够的沟通,消减其抵抗之意。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御使飞剑一类的法宝进行攻击和防御。

  而想要御剑飞行则又难了一层,做到简单的与剑沟通是不够的,首先要以法力将剑的意识养成剑灵,使之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然后修道人要以法力在剑中留下自身的印记,让飞剑熟悉自己这个主人,并且培养剑本身的力量,最后才能做到以法力御剑,并让剑有足够的力量托住修士。

  至于为什么不以法力包裹住自己的身体飞行,则是因为自己的法力与肉身有着极强的亲和力,虽然自己的身体并不会抗拒被自己的法力操控飞行,但是一旦对法力的操控做不到细致入微,用法力包裹自身的时候就会不自主的将大部分法力直接收回了体内,而剩下的一些法力则不足以托起起身的重量。

  只有修为到了金丹期,才能逐渐做到单纯以肉身飞行,一是法力到了足够浑厚的程度,二是缔结金丹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力构成的过程,只有渡过了结丹的修士才能控制法力包裹肉身,而不是将法力直接吸纳回体内。

  而如果是想要抢夺别人的飞剑或者是法宝来使用,则需要先将飞剑或法宝上原来主人的烙印抹去,重新印下自身的烙印,然后与飞剑或法宝沟通,使之承认自己这个新的主人,然后才能自如的运用。

  凌展将飞剑拿到手里,却并不开始祭炼,而是与凌白两个又一口气跑出了三百里远,因为他担心那孙姓修士难免会追上来夺回飞剑,五十里的距离也未必安全,虽然以他们两个的联手,多半那孙姓修士是讨不到好的,不过此人看起来有些狡猾,总要防着些才好。

  两人一路来到一座小山上,寻了个隐蔽的洞府,凌展于洞中坐下,开始试着以法力驱除飞剑上的烙印。他小心翼翼的发出一丝法力探入飞剑之中,初始时只觉得剑上生出一丝较为强大的力量来抵抗,想来便是孙姓修士的烙印在抵抗他的祭炼,不过这股抵抗的力量似乎尚在可以应对的范围之内。他又尝试了几次之后,确定了这股抵抗之力不会再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便源源不断的运转五行法力轮番冲击剑上烙印。一连过了八九个时辰,凌展忽觉得那股抵抗之力猛的衰弱下去,在自己连连催使法力冲击之下,渐渐的消散掉了。他心中一喜,便要将自身的法力烙印上去,忽然间剑上冷不防的又生出一股极大的抵抗之力来,将凌展打入剑中的法力一下便冲的干干净净。

  原来他不知道,这柄飞剑本是由孙姓修士的师父童林祭炼过的,上面共有师徒两人的法力烙印,以他的法力,最多只能将孙姓修士的烙印抹去,童林的烙印太过强大。就算是师父胡一刀在此,由他亲自出手,想要将剑上烙印尽数抹去也要花费许多功夫。

  凌展下山之前还不会法力外放,更别谈祭炼法宝等事情了,他如今与人对敌,除了胡一刀以神念直接传进他脑海里的几门法术,其余就只能凭借武功结合法力来运用,虽然能将对手打个出其不意,但其实如果有人知道他的底细,将彼此距离拉开,凌展能勉强保住自身不败便是不错了。

  而祭炼飞剑,对他来说更是第一次做,虽然道理说来其实挺简单,如果只是一柄单纯的无主飞剑给他祭炼,只要花费些时间便能做到,但是这等抢夺他人法宝为己用的事情,凌展却是太过缺乏经验了。

  幸好那剑上的烙印只是将他的法力驱净便停下了,否则要是顺着他的手直攻进经脉之中,只怕他立刻便要被冲得浑身法力散尽不可。

  凌展不死心的又试了几次,每次法力一接触到飞剑,立刻便被打散,一来二去只是白白消耗了许多法力罢了。

  不过他夺了孙姓修士的飞剑原本也是临时起意,一开始只是为了削弱对方的实力,避免放人之后再起冲突,现在打算祭炼对方的飞剑也是好奇心起罢了。

  如今既然这飞剑无法祭炼,凌展便将之抛在了一旁,开始思索起另外的事情来。

  第四十六章 回归天华

  原本凌展是因为答应了坑头村村民们杀梅秋生,然后又引出了梅春生来,结果杀梅春生三次都未得手,最后还被御景城的两个元婴高手盯上了。其实他如果当初杀掉梅秋生之后就收手,也未必有后面的这些事情,但是毕竟凌展心存侠义,想要做到除恶务尽。

  可是现在看来,想要除梅春生这个恶也变得棘手起来,首先他背后有着一个凌展不熟悉的大势力支持,而且他的人已经到了御景城去,要去天元国的京城杀人,凌展自忖还没这个实力,特别是那里正有两个元婴高手在等着自己。

  不过,一想到这两位元婴修士很可能知道一些关于百世劫难的秘密,凌展也不免有些意动。他也曾想过,其实自己就算是见到了徐若婷,也多半不会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要怎么回到原来的世界去?怎么才能彻底脱离百世劫难的纠缠?这些恐怕都不是徐若婷一个结丹修士能知道的事情。虽然御景城的两个元婴高手也未必会帮他什么,反而是对自己有所图谋,可是假如自己的实力不逊于他们,可以面对面的平等对话的话,是不是还能有所收获呢?

  当然,修炼到元婴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了刻苦修炼,还要有一些机缘才行。不过凌展现在倒是不大担心自身的机缘,因为无论是意外出现在身上的《纹身经》,还是筑基过程中悟通了内脏五行等等,这些事情似乎无一不昭示着他是有大机缘的人。而且凌展现在已经模糊的知道,似乎自己的法力其实要比之其他同阶修士高出很多,大致上是与高出两阶的修士相同的,也许只要修炼到结丹后期或者是结丹大圆满,就可以与元婴修士一拼了。当然这些只是他自己的推测,具体如何还要修为到了才知道,而修至结丹也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到的事情。

  凌展离开天华山已然有近四年的时间了,距离蓬莱派门派大较的日子尚有一年,这么短的时间显然不够他修炼到结丹期。他思前想后,觉得还是要先见过徐若婷问清楚当初的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去向。至于梅春生,想来他被调入御景城,弟弟梅秋生又死了,多半是无法祸害地方了,至于是不是会祸害京城周围的百姓,想那一国都城之中必然是高手如云,以他目前的实力也实在是没法去管,只好暂时将之放下。

  拿定了主意,凌展便决定先回到天华山,用剩下的一年时间巩固修为,反正如今自己已经可以法力外放,修为也到了筑基期,大可先安心修炼以待门派大较的到来。

  不过,凌白的去处是个问题,兄弟两个商量过后,凌白说不如将他一并带上山去,毕竟很多修士都是有灵宠的,他想以灵宠的身份随凌展上山,真正的见识一下修道门派之中到底是什么样子。

  凌展思考了一天之后,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又特别叮嘱凌白,上了天华山以后,只能保持本体的形态,不要随便化成人形。因为他自己体悟过一番人世险恶之后,觉得修道之人并非各个是清静无为,不与人争的性子,反而修道之人的欲望只怕比普通人还要强烈,凌白一个修出内丹而且能化形的妖怪,未必不会被别人惦记,总要小心些才好。

  兄弟两个将诸般事情商量妥当,就此启程返回天华山。

  一个月之后,两人就来到了天华山脚下,凌展特别到梅家庄和坑头村两处看了看。梅家庄现在完全是一副破败的样子,一地的残砖剩瓦已然被荒草淹没,周边数里之地杳无人烟。而坑头村还是老样子,只是村民的生活变得富足了些,沈放已经故去,铁柱现在正式己任了村长。全村见过凌展的村民们,以看到他们两个来到村中,自然是热情迎上来,将二人请进村中好生款待。

  因为凌白也算是参与了破梅家庄、追杀梅秋生的事情,所以现在也被村民们当成了小英雄。被众星捧月围在人群中的他,忽然间发现原来做好事、帮助弱小,居然是这么一件开心的事情。

  凌白因为这几年法力有所增进,变化成人型之后不再是那个五六岁小孩的模样,看起来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了。不过他单纯的性子还是没有太多变化,不一会儿就和村子里的一群小孩儿玩成了一片,甚至不时的变化会本体的样子,惹来一阵惊叫和欢笑,有那胆子大的小孩在经过他的同意之后,还爬到他本体的背上玩耍,看得凌展直笑着摇头。

  村民们的盛情难以推却,凌展不得不和凌白在村中住了三天,终于在第四天上,他借口门派之中还有要事,就此离开村子,奔天华山而去。

  因这一次不同于当初下山,凌展也没什么游览山林的心思,与凌白两个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到了蓬莱天华支派所在的天华山玉珠峰下。凌展取了内门弟子的衣服穿上,将令牌挂在腰间,又让凌白便成比本体略小一半的样子,收拾停当后开始攀爬上山的石路。

  因为他几乎没在外门出现过,一入了门派就直接在内门修行,后来又下山游历四年,因此外门之中认得他的人几乎没有。而且如果是其他内门弟子,都会直接飞行到内门范围,不会像他一般徒步爬山。因此,当凌展来到本门的山门之外时,还受到了看守弟子的阻拦。

  即便是凌展亮出了内门弟子的令牌证明身份,并特别到法阵边缘验证了令牌的真假,但几名看守弟子仍是有些将信将疑,不过他们的态度倒是缓和了许多,一名弟子称要上报外门管事才好定夺,请他先到旁边的一座亭子里安坐等候。

  凌展觉得毕竟这里也算是自家门派,不好硬闯,而且这些看守弟子也是职责所在不得不如此,于是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那外门管事听说山门外有个自称是内门弟子的人持了令牌要上山,他也没听说过凌展这一号人物,不过幸好此时在他身边有个认识凌展的人,这人正是当初凌展被徐若婷送上山后,岳云鹏安排照顾他养伤的张老头。

  张老头倒是大约知道凌展那天随岳云鹏去了内门之后的事情,他将这些事与外门管事说了一遍,两个人又一同去了山门之前看过,凌展与凌白两个这才顺利的进得山门。

  毕竟张老头当初对他有过一场照顾之恩,这次又帮他解了尴尬,凌展进了山门后,还跟老人家一阵连番道谢。张老头连称不敢,又感叹凌展际遇之好,不但加入了内门,而且几年之间法力就修炼到让他觉得深不可测的地步,如今自己还要称凌展一声师叔祖呢。一旁的外门管事看着两人寒暄,不禁脸上现出些诧异之色。

  寒暄已毕,凌展也不多做停留,告别诸人之后,带着凌白直奔内门中而去。

  比之当年凌展随岳云鹏第一次上山,虽然这一次的路途变得远了,要从外门的山门一路上到内门之中,但是凌展法力大进,体力也随之数十倍增加,脚下又运了隐风刀——现在他已然自称为隐风步的劲力,上山速度自然是十分快捷。

  凌白从小在山林中打滚生存,于爬山的一事是驾轻就熟,而且他也是体力悠长且法力有成的妖怪,速度也不比凌展满上半分。

  兄弟两个不到半日的时间便从山下一路来到了刀王殿外,幸好这里的两名守殿弟子并没有换,而且都认得凌展,一人赶忙入内禀报胡一刀,另一人则恭敬的引着凌展向殿后走去。

  三位师兄此时都不在山上,不过凌展也不大在意,反正除了姓王的三师兄与他有过传法之缘,其他两位师兄根本与他没说过话,甚至都不算是见过面,也就没什么师兄弟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