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节(1 / 2)





  扩大种植范围,将周边几个村子都囊括进来,这是原本就在计划之中。不过应该没有那么快,毕竟要经过几年的发酵,不光是外人,就算是高顺县的人,也需要逐步适应他们这里出了一样新的拳头产品。

  “但贸然扩大种植范围,一旦市场消耗不了那么多的黄金米,东西就会烂在手里。”周敏不同意这个提议,“今年是借了东风,生意才会如此火爆,明年未必还有那么好。”

  “那你们说怎么办?就这么白白看着好机会流失?”唐一彦摊手。

  周敏道,“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黄金米的生意那么大,高顺县其他人又不是傻子,能让咱们自己独占了?”

  唐一彦闻言脸色沉了下来,唐掌柜的看了他一眼,站起来开口道,“周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初将唐家拉进来做这份生意的可是他们齐家,这会儿才觉得不能独占生意,是不是太晚了?唐家在这里头费了不少功夫,可不是为了跟别人——尤其是什么都没做过的人分享功劳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周敏道,“大家先看一样东西吧。石头。”

  石头闻言,拿出几张纸分发下去。

  唐一彦哼了一声,低头一看,面色不由微微一变。这是目前黄金米在县城的市场调查统计,这种落在纸上的数据调查对几人而言十分新颖,他们也能一眼从上面看出问题。

  实际上,唐家虽然牢牢占据优势,但高顺县的份额争夺始终没有停止过。从八月中旬开始直到现在,几乎每天的销售额都在变动——唐家的店在减少,其他店铺在增多。

  这种趋势实在是太明显,明显到根本无法反驳对方不成气候。

  照这个速度下去,也许不要明年,他们就能够跟唐家分庭抗礼了。到时候,焉知对方不会生出别的想法?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唐家虽然生意遍地开花,但一直都秉承着和气生财的念头,跟当地的大户们关系相当不错,所以才安安稳稳。从表面上看,占据其他份额的是一群商人,单独每一个都无法跟唐家竞争,但如果联合起来……

  唐一彦吸了一口气,问道,“那周姑娘是什么打算?”

  “这件事是石头负责,让他来说吧。”周敏适时让出了位置。黄金米的事从头到尾都是石头在负责,周敏只不过帮忙出个主意,这会儿自然不会抢了他的风头。

  石头道,“其实黄金米前景良好,大家与其将精力放在内耗上,不如一起将蛋糕做大做强。唐公子扩大种植范围的想法是对的,但也不必只将视线放在大石镇上。既然是高顺县的特产,别的地方当然免不得也要种植。毕竟我们推广这东西的本意,首先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种植玉米这种抗旱高产的作物,应对灾荒,然后才是赚钱。”

  “当然,前期的工作都是咱们在做,这会儿有了市场就让别人摘桃子,自然也不妥。”见唐一彦的脸色不好,石头又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以唐家为主,将黄金米这个产业整合起来,一致对外。”

  “咱们要整合,难道别人就能干脆答应?”齐老费有些疑惑的问。

  石头道,“老费叔糊涂了,你想想黄金米是怎么来的?”

  齐老费“啊”了一声,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看向周敏和石头。玉米朝廷一直在推广,种植的人总不会少,但黄金米是他们自己打出去的牌子,真正的核心是齐家山供应的种子。

  见众人明白了,石头便轻声道,“明年我们这里不会有一粒种子流出万山村。”

  虽然没人问过,但坐在这里的几个人都很清楚,齐家山的种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所谓黄金米,其实齐家山出产的才最正宗,万山村里用他们的种子种出来的其次,剩下的就只能算是更次了。

  去年为了配合县衙的工作,周敏出售了不少种子,所以现在对方才能够跟他们分庭抗礼,明年没有种子,那些人如果要种黄金米,只能用今年收的玉米。品质下降了何止一等。

  等到发现他们的产品根本没有跟黄金米竞争的实力,自然会有人想到种子上,求上门来,到时候,就是谈合作的好机会了。

  求人总不如让人来求,就是这个道理。

  “老了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念头转得快。”齐老费道,“到时候这整合的事,他们是不答应也得答应,更不敢跟唐家相争了。”

  唐一彦跟唐掌柜对视一眼,低头琢磨起来。

  因为唐家在高顺县没什么地,所以这件事,更像是做个中间人。与其说是求利,不如说是求名。虽说唐家是征州府头一份,但是对下面县城的掌控就远不如府城了。如果能够借着黄金米的机会将势力延伸过来,那么让出一部分利益也无所谓。说到底,他们想要的就是话语权。

  而周敏这一招,简直是明明白白将话语权奉上,让他完全无法拒绝。哪怕知道他们是在算计,也只能欣然答应。

  这么想着,唐一彦似笑非笑的看向周敏和石头,“这是笃定了我们唐家不会拒绝?不过你赌对了,我同意你的提议。不过还有个附加条件。”

  “什么条件?”

  唐一彦往外一指,“你们家地里种出来的东西,都给我留一份,如何?”

  黄金米有没有效果不知道,但是唐一彦也不傻,两次来到万山村,已经隐约的琢磨出了为什么邱五爷会将周敏当做命中贵人,这齐家山上,估计有宝贝。

  但彼此的关系到了这一步,巧取豪夺就没意思了,他甚至还会帮忙遮掩此事。唐家累世书香,读书人不少,如果经常食用这里出产的东西,或许也能有所助益。

  周敏不反对这个提议,但她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看了石头一眼,石头便道“我答应。”

  “不过别的也就罢了,蔬菜瓜果之类,只怕不好运送。”周敏说,“毕竟从这里到县城已经很远,从县城去府城只会更远。”

  “这个问题就不用担心了。”齐老费闻言笑了起来,“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其实从府城到县城,再到这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所以……”

  他伸手指了指齐家山往北的方向,“从这个方向走,最多两个时辰,就是府城了。只不过道路难行,恐怕也不通车马,我们当年可是挑着担子走出去的。”

  “什么?”周敏闻言吃了一惊,但想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高顺县在征州府辖下,那么有一个地方跟征州府接壤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她之前根本没有看过地图,也不擅长判断方向,根本不知道万山村的地理位置居然这么好!

  齐老费见她这幅表情,脸上的笑意更浓,又指了指往东的方向,“这算什么?你猜往这个方向,是去哪里?”

  “县城。”这个周敏倒是听说过,不过每次他们去的时候都带了东西,要乘牛车,所以还没走过。

  也就是说,齐家山位于一个距离大石镇、高顺县和征州府都差不多远的位置!果然得天独厚,若不是因为这里重重大山阻隔,或许早就已经成为富庶之地。

  现在,周敏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修路!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没有平坦的道路将山里的出产运出去,就算种出来的东西再多再好,换不成钱也是枉然。

  她之前还觉得万山村距离城里远了一些,东西运出去不方便,所以大大限制了发展。现在看来,根本是自己一叶障目,连地形都没有研究清楚,就贸然下了这样的结论。

  不过周敏也没昏头,她很明白这个年代要在山里修路意味着什么。

  书里早就已经对此有了定性——愚公移山。

  全靠人工挖填,这条路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修不好,投入的资金更是无算。但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周敏已经决定,这条路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