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1 / 2)





  这天晚上,周敏照旧在酣眠之中,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做梦梦到自己被淋了一一身的水,黏糊糊的非常难受。她迷迷糊糊的翻了个身,耳边似乎真的听到了滴答滴答的水声。

  但窗外潺潺雨声更大,这一点轻微的声音很快被周敏忽略过去,再次睡了过去。

  然而就在将睡未睡的那个瞬间,周敏却只觉得整个人好像都被震了一下,然后倏然惊醒。

  “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响在很近的地方,并不是错觉。

  周敏摸着黑下了床,打算去查看一下,但是这一脚踩下去,她没有碰到自己的鞋,反而沾了一脚的水。

  屋子里漏水了!

  这可真是……完全出乎周敏预料之外的情况。

  不过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再去听,她就很轻易的发现,之前的滴答声果然就是在雨水渗透进来,滴落在地上发出来的。

  周敏有些犹豫该怎么办。毕竟漏都漏了,外面还在下雨,也不能怎么样,而且黑灯瞎火的,爬起来什么都看不清楚,反而更糟糕。

  但她很快想到了堂屋里堆放着的各种粮食。

  那可都是直接放在地上的!

  要是地面上都像自己这一间一样积了水,那就要赶快解决了,否则泡上一晚上,不知道要毁掉多少粮食。

  周敏当机立断爬起来,犹豫了一下,就去叫醒了齐老三和安氏。——她这还真是头一回住这瓦房,完全没有处理此类事情的经验,自然要找有经验的人。

  齐老三和安氏果然经验丰富,很快就将家里所有的盆和桶都翻了出来,一间一间的去找漏水的地方,然后放一个在下面接着。齐老三还扛着锄头到屋后去看了看,地基起得高,那里也就形成了一条沟,平时没什么,但一下雨就可能积水,不疏通的话,水漫上来很有可能会泡垮墙根。

  然后再用笤帚将家里的水都扫出去,就算是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

  “行了,先回去睡吧,剩下的明天再说。”齐老三将被水泡到的粮食挪了个位置,然后便道。

  周敏点点头,回了房间。但躺在床上,她虽然觉得自己还困,但怎么都睡不着。

  耳边滴答滴答的声音实在是太清晰了。这声音说实话不难听,但在这种时候,一直不断的重复,突然有了一种魔音灌耳的能力,让人心烦气躁,无法静心。

  好在这时候也已经不早了,周敏靠在床头迷糊了一会儿,天就亮了。听见安氏起床的声音,她也就跟着爬了起来。见她还在收拾那些东西,便上去帮忙,一边弄一边问,“娘,这怎么办?咱们家是不是要重新修房子了?”

  “哪里就至于要重新修?”安氏还没回答,齐老三的声音就从旁边传了过来,“等天气好了,将屋顶上的瓦捡一遍,就行了。”

  周敏这才知道,原来瓦房还有这种操作。

  哪里漏雨了,估计就是那里的瓦片出了问题,要么碎了,要么位置不对,所以只要将之重新规整一番,换上新的瓦片,就没问题了。如果漏雨的地方太多,那就索性把所有的瓦片都捡起来,从头到尾的砌一遍,又能坚持个三五年的。

  要不说古代人会省钱呢?

  第39章 松露

  吃过早饭, 周敏跟着齐老三在房前屋后转了一遍, 检查被浸泡过的地方。

  土墙房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在垮塌之前都不会出现渗漏这种问题。

  所以虽然这一夜的水涨得很高, 将墙根都淹了,但家里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只不过土墙本来就是人工捶出来的东西, 质地不可能像石头或者水泥一样坚硬,墙根被这么经年累月的泡,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朽坏了?

  这一点,却是不得不防。

  而且说实话,农村这种土墙房都非常低矮,空间也小,齐家虽然只有四个人, 但也经常会觉得家里的空间太小,很多东西都没地方存放。

  所以周敏回到家里之后,就开始琢磨着,建房子这件事, 也要列入计划之中了。

  虽然计划清单上目前还有好几件事要办, 看起来压力很大,但好在都不是立刻要做,可以从容规划。

  别说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了, 就是在现代, 房子那也是事关一家人的大事,必须要考虑清楚了。在哪里建房子,建多大, 要花多少钱,多少时间,建筑材料哪里来……这些都是要提前做到心里有数的。

  除此之外,还有这时候的人不是特别在意,或者说多半没有这方面意识,但周敏却很关注的,那就是建筑设计问题。

  当下农村里的房子,都是十分简单的三间房,五间房,自然称不上什么规划,石匠给打地基的时候直接就定下了,最多大小有些差异。然后需要什么东西就在房前屋后随便搭一个,以至于看上去一片乱糟糟的。

  但周敏觉得,如果规划好了,就算是农村的房子,也能够看起来赏心悦目、住起来方便舒适。

  然后问题来了,她并不擅长这方面的知识,要请人吧,且不说她根本不认识这方面的人才,就算认识,这个年代就玩儿建筑设计的人,她也请不起。她只是想造个农村小别墅,并不打算营造私家园林。

  所以不如趁着这会儿有空,自己先琢磨琢磨,画点儿图纸啥的,到时候至少有个大致的概念。

  说到画图纸,又提起了周敏的一块心病。

  作为一个穿越者,按理说她的原身是不可能点亮读书识字这种技能的,古代普通女子却根本没环境学习。所以就算自己识字,周敏也必须要藏着掖着。

  ——虽然她十分怀疑齐老三是不是已经对自己起疑心了,毕竟去年写对联的时候,她念出过自己看到过的对联。而按理说,别说她没见过这东西,就是见过,也不可能认识上面的内容,然后记在心上。

  虽然不知道齐老三握着那么多疑点,为什么不动自己,甚至连试探都没有,但周敏觉得自己也不能太过分了。

  所以她就想着,什么时候把这事儿给过了明路。

  而且石头这么大了,也不识字,多多少少应该学一点,以后才应付得来一些场面。

  因此趁着这两天下雨,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做,她便对齐老三提了这件事。

  齐老三虽然上过学,但说实话,还记得的字也实在有限,毕竟平常是用不到的。这个冬天差不多就能把他会的东西学完,也不会耽误明年春天的正事。这对周敏和石头是好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每天的日常变成了教学。

  书写工具是现成的——灶下摸出来烧过了却没完全化成灰的炭条。也不需要纸,直接找一块大木板来承担黑板的责任,写满了之后再用水擦掉就可以了。

  齐老三的教法非常飘忽,从两人的名字教起,然后想到什么字就写什么字,全然不顾什么规律,不讲什么音韵,更没拿什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