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1 / 2)





  他的理由十分充分,“我是男娃,力气大,自然我来背。”

  “我是阿姐,该我来背。”周敏试图讲道理,“再过一两年你长大了,这才是你的活儿。到时候你就是想赖我背,我也不背的。”

  开玩笑,石头才十一岁,身体都还没开始长,周敏怎么可能让他去背这种重物?虽然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但成长期总是这样负重,长不高却是可以预见的。

  虽说她自己也在长身体的时候,也会受到影响,但周敏毕竟是女孩,身高要求不太高,过得去就可以了。

  再说,谁叫她是阿姐呢?

  不过说到身高,周敏这一年来着实长高了不少。她穿越过来的时候,居然跟比自己小三岁的石头身高差不多,周敏心里可是一直记着的。这一年大概吃得好了,又是长身体的时候,蹭蹭蹭往上窜,现在已经比石头高小半个头,总算有了几分做姐姐的威严。

  虽然以周敏看来,石头现在就那么高,等过几年开始长身体,分分钟能超过自己,但那都是到时候的事了,周敏非常看得开,总之自己先过几年瘾再说。

  两人争了一会儿,结果被站在一旁的齐老三给镇压了。

  “行了,两个孩子,争什么?”他说,“你们两个都回去,这一背篓就先放在这里。”

  于是两个倒霉孩子就被赶回地里去了。

  周敏瞪石头,“都怪你,逞什么能?”

  石头低头不说话。他本来话就不多,更何况是跟周敏争论?反正该怎么做,他自己心里有数,阿姐说的话听着就是了。

  见他这样,周敏也觉得没意思,唉声叹气的将撮箕一扔,转头看到放在旁边的两把锄头,便走过去拿起了那把大锄,打算挖土豆。

  这东西叫大锄,倒不是因为它长得大——虽然它的确是比普通锄头沉了许多,以至于周敏第一下上手,错估了重量,差点儿没提起来。它的造型跟平常用的那种宽宽的铲锄不一样,整体非常细长,也更厚实,尖端做成犬牙的形状,两头尖,中间凹进去,因为常年使用而磨得发亮,看上去就像是一粒泛着冷光的牙齿。

  这样的锄头专门用来挖那种板结的土地,对臂力的要求也更高。说实话,周敏要不是穿来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闲着,估计都挥不动这出头。

  饶是如此,才挖了不到一米长的距离,她就隐隐感觉胳膊酸痛,有些受不了。这也就算了,更糟糕的是,过程中她还挖破了两颗土豆!齐老三挖了一上午,可是一点皮都没擦破的!

  其中一个还非常大,两只手掌才能捧得过来,看得周敏一阵痛惜。

  虽说这么大的土豆其实并不适合留种,但是收获庄稼的时候,村民们却往往很喜欢这种大家伙,因为它代表着丰收。对他们而言,这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祥瑞”了。

  确定自己干不来这份活儿,周敏只好将锄头撂开,继续老老实实的回去干活。

  石头却默契的走上前去接替了她的工作。——这姐弟两个,一个赛一个的倔强,不自己试过,怎么可能服输?

  他比周敏坚持得长点儿也有限,同样也挖破了一个土豆。见他垂头丧气走回来,周敏便安慰道,“破了不要紧,今天就把它们下锅做晚饭。”

  说起来,虽然土豆已经熟了,但齐家却意外的还没有品尝过它的味道。

  周敏倒是好几次都想挖一些回去看看长得多大了,顺便也尝尝久违的味道。但却被安氏拦住了,因为她觉得土豆还能长的时候就挖出来吃了非常浪费。至于看个头,她也有自己的办法,从某一株的枝叶下小心的往下扒开泥土,在不弄断根系的情况下找到土豆,看完大小再把泥土盖回去,非常完美。

  所以石头听到周敏这么说,不由也跟着好奇起来,这土豆会是什么味道?

  这边姐弟两个忙活着,那边齐老三跟安氏送土豆回家,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对这新品种的作物非常好奇。

  村子看着很大,但抬头不见低头见,根本藏不住任何秘密,就连每天餐桌上吃的是什么,左邻右舍都能推断得出来。所以周敏把土豆买回来,大伙儿就已经知道了。不过当时对这东西的产量却是存疑的,因此并没有人跟风。

  这会儿他们地里种的粮食,除了小麦之外,无论是水稻也好,高粱也好,黍米也好,都还不到收成的时候,这土豆却就能收了,自然令人好奇。其中大部分人是头一回见这长得圆滚滚看上去不起眼的土豆,见个头都不小,看样子应该收了不少,言语间不由试探起来。

  齐老三知道他们无非是想讨要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按理说这时候他应该主动赠送,但他知道周敏之后是要卖种子的,甚至对此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安排与打算,又怎么会开这个口?因此只是打着哈哈,装作没听懂。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这些人的好奇心。等两人回来的时候,身后就跟了不少看热闹的。

  看热闹也不好白看,少不得要过来帮帮忙。好在他们也才从地里出来,肩膀上都扛着锄头,倒是不担心没有工具。实在什么都没拿,去帮忙捡土豆,抬到旁边倒进挑箩里,甚至帮忙背回家,这不是活儿?

  其中有不少人也是存了心思的,自己去帮忙收了这土豆,多少总得送几个意思一下吧?要是真的味道不错,能管饱,收成又多,明年自然就跟着种!

  这种走向周敏根本没有预料到,不过真的发生了,她也并不慌乱。

  在她的计划之中,本来也没打算把这些土豆藏着掖着——卖东西嘛,都是要先瞧一瞧看一看,藏着不拿出来,谁知道是好是坏?有人过来帮着收那就更好了,至少产量和品质不需要她再去宣传。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有人帮忙,两亩地的土豆,一天时间居然全都收完了,而且回家的时候,天都还没黑!

  周敏心情相当好。虽然具体的产量没有称过,但是在场的都是积年老农,大致估算一下还是可以的,土豆的产量居然达到了亩产两千斤!要知道,这个时代,水稻的产量亩产只有几百斤,高粱和黍米也相差不大。

  其实周敏对这个数据倒是没那么激动,因为在她那个时代,土豆亩产四千斤是轻轻松松的,种得好亩产万斤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考虑到土豆种子也一直在优选和进化之中,而且土地、肥料等客观条件也无法比较,两千斤她也已经满足了。

  但话又说回来,这刚刚开垦出来的荒地,亩产能够达到那么高,周敏估计泉水的作用不小。

  尤其这些土豆生得都非常光滑,没招什么蚂蚁来咬坏,也没长成奇形怪状的模样,是非常适合留种的优良品种。如果吃过之后味道也更好,那就不用担心卖不上价钱了。

  当然,也要考虑到吃一斤土豆跟一斤米并不是一回事,至少在扛饿这一点上是比不上的。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两亩地,四千斤土豆,将齐家的堂屋给堆得满满当当。这会儿站在齐家场坝里的,可就不是帮忙收土豆时的那几个人了,几乎村里大半的人都到这里来看热闹了,看上去比人家办红白喜事时还热闹些。

  但人多帮忙也不是没有坏处,至少后来这些人毛手毛脚,完全没有齐老三那种爱惜的心思,被挖破的土豆并不少。周敏全都挑拣了出来,居然也有半背篓。

  不过坏了有坏了的用处,周敏当即让石头在院子里点起了一堆篝火。

  ——虽说这个季节还不到要烤火的时候,但天色逐渐黑了下来,这篝火还能照明,众人当然也不会反对。毕竟虽然看热闹的已经走另一部分,但留下来的人也不少。

  安氏在屋里小声嘀咕,这么多人在这里,他们连饭都不好吃了。否则你吃的时候找不招呼人?招呼了哪来这么多吃的给他们?不招呼,就让人看着你吃?

  周敏虽然也有些不满,但这种热情是她希望看见的。如果大家都漠然以对,不闻不问,那才真是糟糕。

  所以等火烧起来,地上积了一些烧红的木炭之后,她便将那半背篓被挖破了的土豆给倒了进去,放在火炭上烤。

  其实土豆埋在烧过的灶灰里烀熟了才是最好的,不用担心会烧糊,而且外表金黄,内里软糯,口感最好。但现在只有烧出来的一层炭,没有灰,只能将就了。

  有外皮包裹着,土豆烧熟的味道并不怎么明显,只有离着火堆最近的那几个人耸了耸鼻子,有些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