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他的告白陷阱第34节(2 / 2)


  四个人在路口分别,钟栀去南五中,殷时屿和万森是南四中,岳林夕回一中。钟栀才到学校门口就看到一个巨大的红色横幅挂在校门口。本来她没注意,感觉周围人窃窃私语才抬头发现的。上面一排大字,抒写着:热烈庆贺我校高三一班钟栀同学获得南城市状元!

  还真被他们三给说中了,钟栀脸噌地一下红了。周围看过来的目光更热烈,钟栀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埋头往学校里快步走。心里奇怪,这些人怎么搞的好像认识她一样。

  刚到校内,就看到一群人围在学校广场的布告栏前。上面贴了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上面金光闪闪五个大字——“市理科状元”。

  钟栀:“……”

  钟栀才走过去,一群人看过来,可给她给窘得不行,逃也似的跑了。

  杨老师特别的高兴,一大早就来了。满面红光地坐在教室里跟同学们侃大山。这次高考,高三理一班考得非常好,本一升学率达到了70%,本科升学率达到了98%。除了极个别人没有考好或者缺考,这个班等于是全员通过。

  “辛苦了孩子们!”杨老师激动得昨晚一晚上没睡觉,“三年辛苦,不辜负。”

  钟栀从后门进来杨老师还在慷慨陈词。本以为弯腰走快点不会被发现。结果钟栀刚一冒头就被杨老师给喊住了:“钟栀来了!”

  全班瞩目。

  钟栀有点尴尬,红着脸站直了。杨老师别的也没说,两眼亮晶晶地让她回座位坐好。钟栀一路顶着全班的目光走回座位,苏清嘉恨不得抱她胳膊:“大佬,你到底考了多少分啊,市状元?”

  钟栀笑笑没说话,苏清嘉也不在意。拉着她滔滔不绝。

  前排的叶琴云几次回头想跟钟栀搭话,但是都被苏清嘉给岔没了。气得她脸都红了。苏清嘉却没发现,恨不得凑到钟栀的脸上来。钟栀尴尬地挪了挪位置,不经意回头,瞥到第一排倒数第三组外面的位置是空的。周沢没有来。

  心里沉甸甸的,抬头看向讲台,杨老师已经开始讲起怎么填志愿了:“一会儿会发纸质版资源表给大家。大家先在纸上预填,过几天再去网上申报。”

  杨老师将预填表的每一个项目都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讲,生怕有人没听明白填错。钟栀认真的听着,然后翻看每个学校的代码。

  班会的时间不长,三十分钟就结束了。杨老师在讲台上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最后才红着眼睛说:“往后大家要各奔东西。老师也没有什么送给大家,就送给大家几句祝愿。祝愿我的学生们前程似锦,往后学业生活都一帆风顺。”

  顿了顿,杨老师哽咽的说:“同学们,你们毕业了!”

  教室里顿时响起阵阵欢呼,整个楼层都在欢呼。同学把课桌拍得砰砰响,外面走廊和广场上,书页像雪花一样在天空洒落。钟栀对分别还没有太深的感悟,那一刻唯一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情形,渴望融入同龄人的周沢没有看到会不会觉得遗憾……

  杨老师说完就走了,同学们也三三两两出去找朋友。

  下午有谢师宴。汪宇和几个班干部组织同学中午请所有授课老师吃饭。

  钟栀给岳林夕发消息说会晚点,教室里忽然响起悉悉索索的声音。钟栀抬起头,听到教室后面一群男生在窃窃私语。几个人围着朱浩臻,盯着他的手机看。

  好几次,有几个男生抬头看钟栀。钟栀以为是错觉,没搭理他们,收拾完东西就准备走。刚走到后门就听到王向喜说:“周沢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她脚步一顿,王向喜又说:“铁渣男居然真动凡心?而且他干嘛?疯了?”

  钟栀以为周沢又惹了什么校园女神,正准备走。被朱浩臻突然喊住:“钟栀,你看朋友圈了没?”

  钟栀对他们的印象真的不算好,冷淡地问:“什么朋友圈?”

  “就朋友圈啊。”王向喜现在也不敢叫钟栀土妞了。特么市状元他哪里敢嘲笑,别被他那个暴发户爹打断腿。讨好的朝钟栀咧咧嘴:“你看看呗。”

  钟栀完全没有掏手机的意思,朱浩臻看不下去,把自己手机举过来。上面俨然是周沢的朋友圈。就一个视频,上面配了一句话:钟栀,回来找我。

  朱浩臻点开视频,是周沢坐在天台上拿手工刀比划胳膊的视频。画面中周沢一双眼睛通红,脆弱得像一朵即将凋谢的花。他纤长的眼睫颤抖着,表情还是很冷淡:“我在家里等你钟栀,来找我。”

  发表时间,十天之前。

  下面是长到离谱的评论,所有人都震惊了。铁渣男居然跳楼威胁钟栀。

  钟栀看了一眼就挪开视线,面无表情地走了。

  朱浩臻王向喜几个人面面相窥,大为震撼:“钟栀真的,好狠绝一女的。”

  第40章 第四十只流浪猫  我是如此相信

  钟栀最终没有去周沢的住处, 说好要各走各的路就不应该总是回头。朱浩臻黑着脸给钟栀竖了好几个大拇指,直说她牛。高考状元就是牛。

  钟栀不管他是夸奖还是讽刺,面无表情地离开了学校。

  下午的时候, 她收到了来自清大和北大招生办的电话。跟万森说过的情况一样, 两个学校都在争取钟栀入学。清大姿态比较高,考虑到钟栀家庭情况, 会免除四年学杂费。北大的态度要热情很多,说会提供助学款十八万和四年学杂费全面。

  钟栀有点拿不定主意, 她其实有听说清大的理科更强。如果意向来说,她其实想选清大。但是选医学专业,北大的医学部好像还不错。

  她没有立即回复, 只说了先思考两天。

  杨老师在谢师宴上喝醉了,跟英语老师两个人抱着话筒就开始唱《有何不可》的。那玩闹的样子跟平时在班里完全不一样,好多同学都看呆了。没想到三年没看出杨老师的真面目, 高三毕业才知道杨老师是个性情中人。听歌也听得这么时尚。

  钟栀坐在沙发后面一个劲儿地给两个老师鼓掌。杨老师是知道钟栀选学校的事。两个招生办的电话来了以后她就给杨老师打过电话。杨老师当时没有给建议,只说各有各的好。北大重人文,是综合教育。清大严谨, 学术氛围浓。具体要看钟栀喜欢哪个。

  可这会儿喝醉了, 她一首歌唱完坐到钟栀身边忽然对她说:“北大好。北大能把你教成才。北大有非常好的图书馆, 非常珍贵的资源。往后也能更好在社会上生存。选了清大,你往后可能要走学术的路。”

  钟栀其实对未来没有太清楚的概念。也没有办法准确的判断:“老师, 走学术的路不好吗?”

  “好也不好,简单纯粹, ”杨老师皱着眉头想了下,说,“但搞学术穷。”

  钟栀:“……”

  穷她不是很怕,虽然小时候一直很穷, 但钟栀其实物质欲望很低。她不需要漂亮的裙子,不需要很大的房子,也不需要吃的特别好。她喜欢专注地做一件事。

  本来还犹豫不决的钟栀,因为杨老师一时的醉话,最后选择了清大。

  十八万很多,但也不是特别多。至少跟未来相比,钟栀觉得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决定接受清大的录取,钟栀就没有参与填志愿,早早离开了南城。

  她一个人,在十七岁半的年纪,带着很简陋的行李坐了一天一夜的慢火车到了帝都。清大还没有开学,钟栀用奥赛的奖金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很小的房间。然后每天去北大蹭课。清大和北大隔得不远,钟栀有点贪心,虽然选择了清大,她也想看看北大的学习氛围。

  北大的课不好蹭,像钟栀一样求学若渴的人不是少数。钟栀除了暑期蹭课,就是赚钱。蹭不到课的日子就在帝都打零工。时间过得非常快,又充实又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