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93节(2 / 2)


  受困于如今的煤矿开采技术不足,仅靠清江府以及旁的零星几处煤矿供能,已经略有些吃力了。

  而这时,穆空青适时送上了极北草原兴许会有矿藏的消息。

  这消息来源也很好解释。

  他亲姐姐穆白芍曾在北境经营多年,知晓极北草原的情况也不算稀奇。

  如今若是大炎境内的煤矿一时供应不足,那不若遣人去北境探查一番。

  万一北境有矿,放在那片无主之地上岂不浪费?

  穆空青的提议确实解了永兴帝的燃眉之急,却给他的岳祖,时任吏部尚书的秦老大人出了难题。

  穆空青已是正三品了,再往上一步便要迈入二品的门槛儿了。

  这个品级的官员,皆尽都是如六部衙门、检察院等机要部门的领头人,再不然便是一方封疆大吏,哪个都不是能轻易动得的。

  按道理说,以穆空青的年纪,若是到了这等升无可升的地步,怎么都是应当先放他几年,稍压一压的。

  可偏偏穆空青这三年间的功绩,桩桩件件都压不得。

  初始版本的蒸汽机是穆空青鼓捣出来的,令无数百姓识字的讲堂,是从穆家的工厂开始开办的。

  朝廷始开理工科也是穆空青的主意,能凑齐人手建出五大造船厂,让大炎海贸用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发展,更是同理工科的学子们脱不开干系。这份功劳追根溯源也少不了穆空青一份。

  如今穆空青还献上了北境矿藏的消息。

  这若是吏部敢提议压一压不给升,恐怕秦老大人新年开印第一天,就要挨上御史一顿骂。

  眼看着考评的日子渐渐近了,秦老大人愁得猛捋了两把胡须,而后便觉得手背有些痒痒。

  低头一看,一根胡须正耷拉在手背上。

  这可是他日日精心养护的胡须啊!

  真是造了孽了!

  秦老大人思虑许久,索性直接将这难题甩手上报。

  都到了穆空青这个品级了,他的升调也不是吏部能做得了主的。

  要是吏部给的提议不合适,到时候还得挨陛下和御史两重骂。

  横竖穆空青前几次升调永兴帝也没少插手,这次也就一事不烦二主了。

  第139章 一桩往事

  穆空青对于他岳祖的烦恼一无所知。

  如今已近年末了, 户部公务也是叫人忙得脚不沾地。

  今年朝廷又是改造战船,又是新建造船厂的,税收虽多, 可花销也不少。

  好在第一批出海建厂的商户们多已有了眉目, 要不了多久, 前期投入的这些银钱, 便都能翻了倍的收回来了。

  穆空青一日日在户部衙门里加班加点,吏部的调令被送到穆府时, 穆空青才刚踏进家门。

  三品以上官员升调,除却吏部调令之外,永兴帝都会另下一道圣旨以示看重。

  因而此次伴随这吏部调令一同到来的,还有令穆空青入提督学院, 任翼天府提督学政的圣旨。

  前来穆府宣旨的大太监穆空青瞧着也眼熟。

  临公公办完了差,接下了穆府小厮塞去的荷包。

  他们这些做内侍的,能爬到永兴帝身边伺候, 那可不是什么人的银子都会收的。

  临公公接过荷包, 笑眯眯地同穆空青道了句贺:“大人一路青云,可是叫咱家沾了喜气了。”

  打从穆空青初入翰林院, 接到的第一道圣旨, 便是由临公公去宣旨的。

  那时候的临公公还是个跑腿的小黄门,掌印大太监口中唤着的“小临子”。

  如今穆空青眼看着入阁在望,他小临子也成了官家身边的掌印太监,人人都要客气一句的“临公公”, 回头看看还当真叫人感慨。

  穆空青接过圣旨,笑着应了句:“临公公客气。”

  临公公还得去别家宣旨,能主动同穆空青寒暄一句已是偷闲,见穆空青没有攀谈的意思, 便也就不再多言。

  只走时在心中暗道,无怪这穆大人一路青云直上,年纪轻轻便能坐到提督学政的位置上。

  这份谨慎的劲儿,就不是旁人能有的。

  见前头人都散了,秦以宁忍不住打趣道:“这下好了,你也用不着一直闷在京城了。”

  翼天府虽同顺天府挨着,但好歹是挪了个地儿。

  穆空青将手中的圣旨摆上供案,转身揉了把秦以宁的脑袋:“就你成日里调侃我,不然我何至于日日记着。”

  秦以宁先前为了接旨,身上的诰命冠服可是穿戴齐整的。眼下叫穆空青这么一揉,秦以宁登时就不乐意了:“快撒手!回头揉乱了,这钗环又得缠我头发。”

  穆空青招惹完就撒手,带着她往书房去,口中安抚道:“我家以宁一头青丝如瀑,便是那江南织造的天蚕丝都及不上的。”

  秦以宁瞪他。

  穆空青及时改口:“即便是缠上了,我也定能给你解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