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82节(2 / 2)


  穆空青提笔写下判文:蓄意杀人,处以斩首极刑。

  接下来,便只需在:犯人某某处的空档中,填上他认定的人犯姓名即可。

  是提出去阁楼上听房的好友乙,还是随身带着匕首的好友丙?

  这二人从画上看来,都是身强体健的模样,又是甄姓儿郎的好友,无论是谁,都有可能在其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靠近他,将他杀死。

  不,应当还有什么是穆空青未曾注意的。

  好友乙知晓那处的缝隙,可以清楚地看到房内的情况,自然也能趁着甲氏女不在时杀人。

  可好友丙……

  好友丙左手持匕?

  左手?

  穆空青不自觉地伸出手比划了一下。

  甄姓儿郎脖颈上的匕首,是自右向左插入的。

  若是右手持刀除非是从背后伤人,否则怎么也不会是自右向左插入脖颈。

  穆空青决定赌一把。

  这题的题面给出的信息不多,他相信推断的过程应当也并不复杂。

  若是答案无法用寥寥几句讲解清楚,那放在这样的场合里,难免会搅灭旁观者的兴致。

  本就是偏玩闹性质的文会,完全犯不上为难学子。

  穆空青眼看着线香将灭,也不多犹豫,直接便填上了自己推测出的人选。

  穆空青觉得这题简单,旁人却未必这么觉得。

  穆空青能做出这许多分析,是因着他即便不曾断过案,也多少看过不少悬疑小说、侦探漫画等,基本的断案逻辑还是有的。

  而在场的这些学子们,大多都是平民出身,此生唯一踏入府衙大门的时候,便是取中后前去拜谒本地父母官。

  对于断案的了解,要么是市井中说书先生口中夸张的传言,要么是律法课上讲过的判文案例。

  可科考中的判文,皆是只需考生做出判罚即可,根本无需自己查案。

  即便是那家中有人为官,或是亲眼见过衙门断案的,也多是要求个认证物证俱全,而非仅凭这寥寥几语便去推测凶手。

  因而香灭之后,主持论断一项的学子并未急着收上答卷,而是道:“时辰已到,现下公布杀人者。”

  众人都已停笔,场边的声音自然也就大了起来。

  有人道:“那甲氏女见夫君死了都不言不语,直到第二日听了乙、丙二人的笑言方才哭诉,我看必定是她蓄意杀夫,欲要栽赃嫁祸。”

  也有人道:“常人听房,多是于窗下等候。可那好友乙却是拉着人去了阁楼,此事蹊跷,八成同他脱不开干系。”

  “此案杀人者,请看此处——”主持论断的学子将手中的纸卷展开于众人眼前。

  上头所书的,正是一个“丙”字。

  “请答错人犯者先行离去。”

  纸卷展开,人群中传来一阵叹息。

  穆空青身边的学子兴奋地一击掌,道:“我就知晓,至简至繁,至繁至简,往年的论断向来如此!今年合该是我夺魁!”

  穆空青看看那学子兴奋不已的模样,再低头看看自己的判文,默默替那学子念了一句惨。

  答错犯案者的学子,便有近半数之多。

  待答错者离场了,上首主持的学子又道:“杀人者所犯罪名请看此处,请答错者离场。”

  穆空青还没抬头,就从身旁传来的悲呼声中,知晓了这题的正确答案。

  想来有不少抱着猜谜心态的学子,都是同他身旁那人想的一样,觉得此事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内情,就是匕首落下意外伤人。只是因着甲氏女隐瞒不报,所以才闹出这许多迷雾来。

  穆空青已经露出了笑意。

  此案是好友丙蓄意杀人,而非意外。

  好友丙左手持刀,可见此人乃是左利手。

  死者是仰面横尸于桌上的,可见死时八成是同凶手对面,被人自右向左贯穿脖颈的。

  由此可见,杀人者亦是左利手。

  先前那学子也没说错,至简至繁。

  可至简之处却不在旁的,而在无需考虑死者是否是在死后被人翻过面来这一因由。

  眼见穆空青留到了最后,成功交上判文,尤明澄兴奋地欢呼了一声。

  随即便被许宗海和杨思典按了下去。

  杨思典和许宗海二人,作为常被穆空青抓来看他判文的人,显然是对穆空青有所了解的。

  杨思典对着尤明澄不明所以的目光笑道:“高兴得太早了。空青可未必就能夺魁。”

  事后,穆空青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好友确实是对自己知之甚深的。

  因为……他居然真的没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