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番外李谨宣(天赐)篇(1 / 2)





  时间一转眼,便来到了永宁十七年。

  这一年,天赐十五岁了。当然十五岁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当初他父皇是十五岁登基的,所以也要求他十五岁的时候,要能够娴熟的处理朝堂上的事。

  要说吧,天赐还真看过不少史书,那历史上的太子,有好下场的,基本上没几个。

  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刚刚被立为太子,周围都是奉承他的人,心里在欢喜的同时,还有些难以言明的惶恐。

  他知道,皇子们努力出头,是为了被皇帝看重,选做太子。但他已经做了太子,若是太过出挑,说不定反而会让他父皇觉得受到威胁。——虽然说他自己也觉得这事不大可能。

  最先发现这种惶恐的,是林清。她平日里对几个孩子管的并不紧,但真要说,教育手段也是足够的。

  最起码天赐几个孩子都是听话的,虽然最小的李谨遥瞧着很是顽皮,但现在不过两岁,还看不出什么来。

  当初连林湛那种中二少年都能收拾了的林清,对着他们自然是不在话下。

  知道了天赐的这种担忧之后,她只觉得哭笑不得。

  好吧,历史上的确是很多这样的先例,让人不得不防,但李怀玉却不是那样的人。

  从前,李怀玉没有想过自己适不适合做一个帝王,但自从知道自己并不是先帝的孩子之后,他便会忍不住想,若是当初没有那件事,他现在又会在哪里,在做什么。

  对做皇帝,他自信自己是能够做得很好的。但要说多么喜欢,却也不见得。

  甚至有时候他也会想,如果能够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他说不准也会很喜欢。

  就说如果当初李怀恩比他更有才能,继承了皇位,他做个闲散王爷,对他来说也并无不能接受的。

  他的权力欲望并不强。这些年,与其说是他在争权,不如说是他被推上这条路,别无选择。

  他这种心思,林清和他朝夕相处,自然多少也是明白的,所以听了天赐的话,只觉得他是杞人忧天了。

  这事她打算告诉李怀玉,但当然也不能这么随便的说。万一他本来没这个心思,被自己勾起来就糟了。

  所以在某天,李怀玉抱怨做这些事情很累的时候,林清便提议道,“皇上当初不是十五岁登基么?我看天赐做的也不差,不若就叫他将这些都做了,皇上自然就能松快了。”

  她是带着试探的,但李怀玉却听进去了。

  这些年他和林清的感情越来越好,对现在的生活也十分满意,自然那拼搏的想法便没有那么强了。

  所以他想了一会儿,便道,“说起来,天赐比朕更适合这个位置。”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在某些事情上,是有天赋的。天赐就是那种人,在朝堂整治上,他除了手腕还有些稚嫩之外,简直是个天生的帝王。对于这一点,李怀玉倒是很自豪。

  所以从那之后,他便开始了对天赐的高压政策,并且要求他十五岁之前,将朝政理顺。

  永宁十七年,天赐终于在朝堂中掌握了足够的主动,甚至大部分朝政决策都是出于他守。

  而抚远大将军林湛,也在时隔五年之后,带领家人进京述职。

  这些年林湛执意留在西北,和父亲林诚闹得并不是太愉快。老人家的心思,落叶归根,这么大年纪,自然不想跟着去西北折腾。可是儿子媳妇没一个在身边,他心中也不好过。

  林清呢,原本对林湛的决定是不在意的,但见老父亲这么不高兴,便也将林湛给怨怪上了。

  这一次进京述职,就是在林清的要求下执行的,并且还将家人都带了过来。

  唔,对,林湛的大儿子已经三岁多了,小的那个也将近一岁,林清想着,若是老人家看到了孙子,说不准就原谅林湛了。或是为了含饴弄孙,跟着去西北也成。

  天赐知道小舅舅要回来了,可是他最近忙得很。江南的河道今年夏天发生好几处决堤,李怀玉便将这件事交给他全权处理。为了此事,他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不管怎样,小舅舅进京,他也是要来见一面的。所以听说林湛今日进宫,他便连忙赶来了。

  走进钟粹宫的院子,没看到姨母和小舅舅,却看到了一个小姑娘。

  那姑娘大约是十三四岁的模样,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裙装,头上扎着彩带,看起来粉妆玉琢,甚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