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第86节(1 / 2)





  那看门的少年开了门并没有立即放人进去。而是想打量了余氏后,确定是生面孔才问她前来何事。

  “这里是有香胰子的货么?”

  余氏平常不大出周家的门,性子也不张扬,镇上认得她的人不多。

  那少年一听是上门来问香胰子货源的顿时就有些警觉。他先是上下打量了余氏,心中在衡量。镇上几大胭脂铺子进货的人他都认得,甚少有不熟悉的人来这里进货。兼之最近东家特意有交代过,遇上生面孔的女子来打听万万不能放人进来:“不知夫人是哪家铺子的东家?从何处打听到我家作坊来?”

  少年没否认,余氏一看就知道是有的。她当下装作一副外乡人的模样,直说是被人介绍过来的。

  “何人介绍?”少年也不晓得东家为何这般警醒,但为人奴婢最重要就是听命行事,“我这作坊不大好找。不是熟人带着过来,不一定找得着门。”

  余氏随口攀扯了一个铺子的掌柜,刚巧是熟人。

  那少年听余氏说的有理有据,思索片刻还是放余氏进去了。

  这个作坊外头瞧着不算大,推开门方知里头内有乾坤。前院后院占地两三亩地,分出了制口脂的,制胭脂的,还有制香粉的。香胰子估计是才弄出来,分了一个很小的空屋子在里头制作。

  制作香胰子是讲究技术和配方的,少年自然不会带人进去看怎么制。只带余氏去晾晒香胰子的屋子去瞧,而后问余氏要进多少货:“我们作坊的香胰子虽说香味比大胭脂铺要差一点,但效用是一模一样的。甚至清洗物品比带香的那种更好,好些人用了咱家的香胰子都说好呢!再来咱家东家宽厚,不愿挣那等黑心钱。差了一点香味,便宜一小半的价格卖,外头找都找不着这等好货……”

  余氏听着面上没露神色,含糊地应付着。最后将这作坊制作的三种各买了十块才走。

  那少年看她只买这么点有些不敢相信,但余氏直说先试过效果。看效果是不是真如作坊说的这么神。若没有假话,下一次来会大量进货。

  糊弄了少年,余氏又使了人在作坊门口盯着。

  其实要打听容易的很,只要做过的事就不怕打听不出来。那人早在这边蹲了几天了。余氏把人叫到跟前来一问,果不然,这作坊的主人姓吴。

  镇子上有几家姓吴的?有资本开作坊的吴姓人家就更不多。是谁不言而喻。

  余氏的脸阴沉沉的,当下也没有多逗留,出了作坊就回了周家。

  ……

  吴家人一大早又来了一趟,吴恩父子俩亲自过来的。

  昨日与余氏见了一面没讨着好。余氏的性子说软弱也软弱,说刚毅也刚毅。她当初在村子里,对上泼辣不讲道理的村妇占不着便宜,但对付这些文绉绉的读书人却很有一套。许是余氏不好相与的态度弄得吴家人惴惴不安,今儿是特意携礼上门,赔礼道歉。

  吴恩的态度十分诚恳,直说周家要用的秧苗他们吴家一定抽调出来。先前长子那般只是担忧自家的田地不够种,并非是故意冒犯。

  吴恩旁边站着的吴敏也是一副当日知错的样子,弄得叶嘉都不好当面摆脸子。

  吴恩父子俩的架子放得够低,三番四次的上门解释又是送礼的。周家这边若是因借秧苗这点事打击报复都显得气量狭窄,惺惺作态。气量狭窄自然指的周家向吴家索要东西不成恼羞成怒。惺惺作态则指的是指周憬琛这段时日又是修城寨又是戍边巡逻,做的那些事岂不是做样子给百姓看。

  叶嘉原本也不会因秧苗这点事去记恨吴家,但被人纠缠着不放反而有点烦,自然是把人打发走。

  余氏从外头回来时,刚巧将吴家人已经出了院子正准备上马车。骡车马车在院门外碰上,余氏也没有掀开车窗帘子与吴家人寒暄的意思,径自让孙老汉将骡车赶进院子里。

  吴敏坐在车厢里,脸黑得能滴出墨汁来:“咱家做到这个份上应该够了吧?她周家还能怎么样?”

  吴恩瞥了一眼年轻气盛的长子,叹了口气,“这不是够不够的事儿,是你当初就不该画蛇添足说那些话。你若不说那些,她周家找不着秧苗是自家人不会做事。你非得跑去膈应人家一出,弄得咱们进退两难。这次的事情就当给你给警醒,下回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爹,咱家用得着这么小心翼翼?咱家是什么样儿周家又是什么样儿,咱家太客气旁人莫不是要以为咱家多怕没底气呢!”

  说起来,吴家能在东乡镇这么多年坐稳首富的位子,手中捏着那么多的产业没人敢碰,自然是有资本。不过吴家自认自家不是仗势欺人之辈,自诩富商中的清流。不到那个份上不会去找靠山求助。

  吴恩瞥了他一眼,警告道:“你妹妹在都护府日子也不是表面那般光鲜的。二公子才三岁,四姑娘才两个月。吴家这边折腾的烦心事多了,谁都讨不找好。”

  这话一说,吴敏就噎住了。

  车子里安静了许久。

  等马车走出老远,吴恩才想起来问了一句:“这个周家什么来头可查清楚了?”

  周憬琛一家子是流放来的吴家早就打听清楚了。早在叶嘉跟吴三少签订契书供货,吴三少就派人摸过周家的底。做生意人都这样,摸清楚底才好断定如何跟人打交道。

  也是因着这般,先前吴三少打听清楚周家底子薄,家中没人没钱没势他们才生出了占人方子的心思。打着就是一个犯官之后翻不了身定然不敢跟大地主吴家斗的心思。否则就今儿这事儿吴家根本就不会放心上。还有作坊里头的那点事儿,若周家还是以前,叶嘉巴巴地打到吴家门前他们也会不予理会。

  “还没查清楚。”派出去打听的人还没回来,“不过瞧他们那个模样也不像是贵人之后。”

  吴恩瞥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回去后等轮台那边的消息吧。”

  且不说吴家那边小心翼翼的,余氏憋了一肚子火回到家。进了叶嘉的屋子就将查出来的事情给叶嘉说了。叶嘉先前猜测也只是猜测,没证据的。余氏将那样品放到桌子上,三种类型排放在桌子上。那浓淡程度不一的刺鼻味道冒出来,两人的脸色就变了。

  “还弄出了三种?”叶嘉拿了一些闻了闻,应该是配比不一样,所以刺鼻的程度不同。

  余氏点点头:“我都试用过。这个味道最刺鼻的,比剩下两种效果要好一些。这个味道最淡的,用着是真的涩手,但洗东西也是真的干净。”

  叶嘉去屋外打了一盆水回来,三种都用了一下,确实如余氏说的那样。

  余氏见叶嘉用完就坐在那不说话,眼睑低垂着不知在想些什么。她心里有些着急:“嘉娘,你看这事儿要怎么处理?且不说没证据说吴家偷了咱家的方子,毕竟配方多少有些不一样。就算有证据他就是偷了,咱们还能让允安调兵去把他作坊给关了不成?”

  古时候还没有完备的专利保护法,再说吴家制作的香胰子跟周家的是不完全一样的。他家的香胰子明显就是味道难闻,总不能仿造的东西也算偷。

  说句实话,想要走正规打官司的途径来限制吴家的行为是不实际的。大燕律法里面就没有涉及。

  这个道理叶嘉懂,余氏更懂。时下人虽说有‘轻利重义’的社会风气,但这种风气也只存在教化程度高的中原地区。这里是关外西北地区,大部分百姓温饱都成问题更遑论去在乎这些事。到时候吴家倒打一耙,说周家仗势欺人,疑邻偷斧,难看的还是周家。

  “那就这么任由吴家欺辱么?”余氏气得心口疼,“咱家如今也不是往日任人欺辱的局面,允安都走到这个位置了,咱家也得把这个姿态给做足了!”

  叶嘉没说话,低头思索着。

  须臾,抬头问了一句:“这个月吴家收了咱家香胰子了么?”

  “……收了。”余氏一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