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古代老干部面前作死后第22节(1 / 2)





  许氏看了她两眼,想了想,道:“过两日就是清明,我想去给你爹扫墓。”

  顾馨之诧异:“当然啊,我前两日已经跟徐叔说了,让他提前准备好东西。”

  她问过庄姑姑,许氏这两年的日子着实不好过,寄人篱下不说,连给顾爹供奉牌位都要被骂晦气,后来还被砸了牌位……对她而言,估计是极不好受的。刚好借着清明,带她跑一趟。

  许氏宛如下定决心般,掷地有声道:“你也去。”

  顾馨之:“……啥意思,我当然要去啊。”

  许氏蹙眉,有些担心:“你虽是顾家女,但已经嫁过人——”

  “哦,你说这个啊。”顾馨之一挥手,“咱家不讲究这些,我家现在我做主,我说能去就能去。要是有人说三道四……随便说,我们又不掉肉。”

  许氏:“……”

  顾馨之摸摸下巴:“大不了我以后招个上门女婿,生一窝孩子全姓顾?”抚掌,“好主意啊!”

  许氏愣了下,仔细盯着她。

  顾馨之没注意,她想到什么,忙问:“前两年谢家的人不给我出门……两年没人扫墓,我爹坟头草会不会已经丈许高了?咱还能找到地儿吗?”

  这可不是公墓,没人维护的荒山野岭,两年时间会长成啥样,确实不好说的。

  许氏也犹豫了:“不至于……吧?”

  一语成谶。

  清明当天。

  天蒙蒙亮就出发的顾馨之一行,在荒郊野岭中……迷路了。

  第21章 扫墓(一)

  荆州那边有个说法,男人死了的话,遗孀是不能送葬的,怕死者舍不得自家媳妇,魂魄不走。所以许氏当年没有送葬。

  所以顾元信,是徐叔陪着顾馨之送上山的。

  这会儿,顾馨之跟徐叔对着荒山野岭,大眼瞪小眼。

  许氏有些着急:“你们赶紧想啊,这怎么会记不得了呢?”

  徐叔惭愧不已:“都怪奴才。”他用力拍脑袋,“再让奴才想想!”

  顾馨之忙让振虎制止他:“不怪你,当年我爹走的突然,我跟娘光顾着哭,全靠你一人忙活下来……我记得你当时还发烧了,记不住也正常。”

  徐叔眼眶霎时泛红:“奴才这条命是老爷救下的,如今却连老爷的墓地都记不住。”

  许氏跟着红眼:“不怪你,当年也是多得你帮忙,元信哥才能得以安息……”

  眼看其他人也要跟着哭,顾馨之头都大了,胡乱指了个山头问:“徐叔你看看那两座山,像不像我爹的青龙白虎?”

  这年代的风水先生看墓地,讲究什么左青龙右白虎、背山面水之类的。京郊周围带水的地方,基本都被权贵包圆了,剩下定点地方,也多是各村盘踞。顾家当时没法,只能往远了找。

  背山面水不好找,找几个山头充当青龙白虎,还是可以的。

  顾馨之这么一说,徐叔急忙抹了把泪,瞪大眼睛去辨认。

  “这……”徐叔有些迟疑,“看着不太像。奴才记得,老爷那山头,大都是刺槐跟黄杨,这片柏树多,应当不是。”

  顾馨之本就是随口一说,也不在意,只以手当檐,环视四周。

  这片都是丘陵山脉,连绵起伏,望不到头。得了几场春雨,山上绿意盎然,若在晴天自是一番美景。

  可当下,乌云压顶,空气湿闷,一股子风雨欲来的味道。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前几日晴朗的天气让她抱有侥幸心理了……幸好她让人带了斗笠蓑衣。

  旁边的许氏也跟着看天,惶惶不安道:“这看着就要下大雨了,怎么办啊?”

  话音未落,豆大的雨滴就砸了下来。

  顾馨之:……

  奴仆们迅速翻出斗笠蓑衣,一一穿好。

  徐叔顶着骤雨大声问:“姑娘,奴才瞅着那边的林子比较像,我们再往前走走吧?”

  顾馨之抹了把脸上的雨滴,没好气:“这么大雨,走什么走,回头,去方才那村子里歇歇脚,等雨停了再说。”

  许氏、徐叔还想再说话,顾馨之摆手:“什么时候扫墓都一样,不差这一天半天的,要是你们淋坏了,我才头疼。”

  许氏一想也是,叹了口气:“也是,活人比较重要。”

  徐叔眼眶发热:“奴才几个是三生有幸,能得主子这般照护。”

  其他人亦是一脸感动。

  顾馨之:“你们跟着我吃饭,我不照顾谁照顾?别说废话了,赶紧躲雨去。”没看雨哗啦哗啦的吗?

  大伙这才行动起来,上车上马,往之前经过的村落走。

  半个时辰后。

  顾馨之与许氏一起坐在里正家堂屋里,捧着粗瓷大碗边听里正介绍村子周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