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4章 药方

第134章 药方

“渊儿,你这药是从哪里来的?”苏皇后喝了两次李渊亲手熬制的药水,眼睛疼痛的次数没以前频繁,一天有五六个小时能正常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太医院的御医没一个人能医治成功,减轻疼痛也做不到。现在,两副草药就把病情减轻不少。

“母后,药是我朋友带回来的。现在还剩下一次,拿过来给你看。记得你会辨认药材。”李渊诚恳地说。

“行吧,你手中没药方。我把药材区分出来,摧演出药方。一直按照药方抓药,我的眼睛会有好的一天。”苏皇后自身会辩认药材,开药方不在行。

苏皇后一样一样仔细地看,很快就识别十种基本药材。剩下的五种经过反复对比,功夫不负有心人,苏皇后也认出来。

李渊在一边看着母后挑选药材与讲解,一边用笔记录下来。具体是什么名称。

“啊。。”苏皇后认出最后一样药材,发生声音。

“母后,药材有问题吗?发生什么事了。”李渊急着问。

“从这个药方看来,开药的人对我很熟悉。药方的标记也在其中,能不能请这位高手亲自出面给我医治。也许我看到人,会想起是谁。”苏皇后想见开药方的人。

“我去问问。不一定知道开药方的人,”李渊不敢打包票能把人请过来。

“你先去问吧,是不是要重新来一个药方抓药。如果真能根除病痛,愿意少活十年。”苏皇后受病痛折磨十几年,有时候想自我了结。想到自己的渊儿没娘,父皇也不在乎,成为孤儿般过日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自己不疼不还有谁会疼,一直拖着过日子。

“呸呸,母后请收回后面的话。”李渊赶紧说。

“傻孩子,生老病痛。是人避免了的事。具体是哪天就说不定。”苏皇后微笑地说。

“母后,你休息吧。我去去就回来,没人敢害你的。”李渊见时候过去大半月,都没人回家。

“李公子,你来的不巧。我哥不在家。有什么要帮忙传话。”孙兰心午睡醒来看到李渊在院子门口走来走去。

“也没什么的,闲来没事可做,想找个人陪陪,打发日子。“李渊说。

“你还是回去吧,哥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你带着包裹又打算去哪?哥,回来我让他下去找你。”

“我也想跟着一起的,凌风为什么那么早就出发了。我想跟着凌风一起混江湖。”李渊以前自己一个,不好玩。

“哦,想起来了。凌风临走时。曾经交待我,让我跟你进宫看情况,宫中生病的那个人对你很重要吧。不然你不会一切都亲手手为,不假别人的手。”

“你会医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从来也没听说你会医术。”李渊说。

“我不会,上次你可能都会挂在山洞里。没有生还的机会。”

“我说错了,请你过去帮帮忙。颜色可以。马上就上机做重新寄出来。”手上又一堆材料盯着,不能疏通。

“有什么须要避开的吗?皇上会相信,会让我进宫?世上没听说过女大夫。”孙兰心问。

“放心吧,你女扮男装。混在侍卫队伍里,跟着一起进来。”李渊想出一个好办法。

孙兰心跟着李渊悄悄进宫。没惊动皇上。李渊只带着孙兰心一个人去见皇后。

苏皇后见儿子真的带一个人回来,把其他仆人调去其他地方帮忙。

不是他,也不可能是我苦命的孩子。苏皇后见孙兰心第一眼,就知道不是自己所找的人。“姑娘,你怎样称呼。”苏皇后拉过孙兰心的手问。

“回皇后娘娘,我叫孙兰心。目前帮南宫将军做事。”孙兰心两句话就回答结束。

“母后,你怎样知道兰心是女生。在外面没人认出。”李渊说。

“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看外表很难看出雄雌。其实是由兰心身上的香味知道的。她身上的香,以前是我的最爱。”苏皇后说。

“宫里没人会调制这种味的香,我还以为会失传了。现在在兰心身上重新闻到,太高兴了。”苏皇后接着说。

“皇后娘娘,喜欢。民女明天送几支给你使用。家里还有材料熬制,应该快把你的东西赶出来。”

“姑娘,真能干。还会调制香味。”苏皇后说。

“母后,兰心,等下再聊。先让兰心看看,母亲的病还能不能医治根除。”李渊不想她继续说下去。

“原来,你要我看的人就是皇后娘娘。我心里没底,不知道能不能看出来。尽量试试。”孙兰心把脉苏皇后。

“上次,凌风从外面带了几次药回来,母亲吃了,病情好些。当时告诉凌风,让你也过来看看病情,对症下药。”

“嗯,知道了。我也是从他哪里学到的医术。从脉上看,皇后娘娘的病不来得。只须好好休息与补品供应。不出半个月就会完全康复。”

“为什么,以前御医看不出来。”母子俩人同声地说。

“现在换一个御医过来,重新看过。肯定会是我的答案。”孙兰不想揭露暗黑的一面。

苏皇后想想以前自己的宫庭像一个冷宫,没人经过,身边只有两个陪嫁丫头忠心不一跟着自己。想怎样绑就怎样,没人会说你。

“太好了,母后的病能医治好。兰心,你真是我的福星。这次刚进城,遇见的人是你,帮我解围。”

苏皇后,让孙兰心坐着与她聊天。“兰心,你的医术跟谁学,能不能告诉我。”

“皇后娘娘,不是有心想瞒你。他不给我行拜师礼,偶尔扔几个书过来,心情好的时候,有时间会抓着手,一手一教。。”孙兰心说。

苏皇后越问越多,也越满意。可惜就是不能帮到渊儿。

“兰心,你以前的家,还会回去吗?还有亲人在世?”苏皇后听了孙家的悲剧,同情心升起。

“本来是一直单传,父亲对自己母亲不太好,知道是单传,不点也不支持与老人分开吃。还要天天受老太婆的支使。”将军家的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