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二章:mp3





  那几年的华语乐坛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往往是一首歌还没听够,另一首新歌又霸占你的耳朵。而对于我们这些家境一般的普通学生来说,想随时听歌却并不容易。收音机、随身听已经逐渐被淘汰,再说谁家也不能天天买磁带,而市面上多数手机还没有音乐播放功能,再说音质也有些差强人意,电脑倒是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一般人家还真买不起,于是,既能随身携带,音质又好的mp3便成了我们翘首以盼的听歌神器。

  初冬的某个中午,班里一个成绩靠后但家境很好的男生穿着一身波司登,耳朵里塞着白色耳机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一身时尚前卫的装扮很是拉风。这家伙明显是来炫耀的,刚坐到座位就拿出他那淡蓝色的mp3摆弄起来,还边听边哼哼。虽说这玩意算不上什么高档奢华的稀罕物件,但对于我们这些住平房的工薪阶层又追求潮流的穷学生来说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快便有几名定力较差的同学凑了过去。

  “哇,你这mp3好漂亮啊,在哪买的啊。”

  “你这里都有什么歌啊,能借我听听吗?”

  而这名男生一看有“粉丝”了更加得意起来,“哎,你们知道么,周杰轮的新专辑《依然范特西》又爆火了,还拿到全国销量冠军,什么千里之外,听妈妈的话都很好听,我这里面昨天新下的一百多首歌,全是现在最流行的。而且我这耳机音质特别好,昨天在电子大世界买的,花了两百多……”这家伙口若悬河地白话着,得意忘形的样子好像自己得到了什么稀世珍宝。

  “哼,显摆什么啊!不就是个mp3么,哪天老子也买一个。”我有些嫉妒地嘀咕着。

  之后的几天,班里的不少同学都对那个男生趋之若鹜,为了借他的mp3各种贿赂。而他似乎也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写在脸上的得意让人十分不爽,性格内敛的我向来不喜欢太过张扬的人,自然对他这种爱慕虚荣的行为嗤之以鼻。

  然而没过几天,mp3竟跑到婷婷那里去了,也不知道这丫头用了什么手段。这下我也忍不住动了心思,犹豫半天后还是去找她。

  “呦,你这mp3挺漂亮啊,新买的啊!”我谄笑道。

  “什么啊,这是我从许鹏那儿借来的。”

  “哎,那你这里面都有什么歌啊!”

  “好听的歌啊!”婷婷的回答让我一阵无语。

  “额……那咱俩商量一下,你这个可不可以借我听听啊,就一晚上,明天早上就还你。”我满脸堆笑。

  “不借!本姑娘费好大劲借来的,怎么能随便外借。”她拒绝的很果断,没留任何回旋的余地。

  “那这样,我用你最爱吃的棉花糖和你交换,如何?”我仍不死心,其实我倒并不是特别想听,主要是想借花献佛。

  “可以啊!”她的回答让我心中一喜,看来这事有门。可她接下来的话一下把我打入万丈冰崖,“一袋棉花糖听一分钟,你想借多久啊!”

  “好吧,当我没说。”碰了一鼻子灰的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

  “你怎么啦,没精打采的。”吴桐敏锐察觉到我的情绪。

  “没事,就是你那闺蜜也太抠了,借mp3听会都不行。”我发着牢骚,感觉很没面子。

  本以为她会说一些维护闺蜜的话,比如:“你一个男生跟她计较什么。”“男人要大度些。”之类,没想到她却说:“她那人就那样,没事,一会我去试试。”

  我心中一震,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难道说我在她心中的地位已经超过婷婷了?还是说她也想借那东西。”我正瞎分析,上课铃又响了,班主任捧着一沓新印的卷子走进来。

  “同学们,咱们教材上的所有内容从今天起就算全部讲完了,以后咱们主要以课外书和做卷子为主,来,哪位男生上来帮我把卷子发一下。”

  “唉!至暗时刻要来喽。”我在心里叹了口气。

  放学时,吴桐气定神闲地走向婷婷,看样子已经十拿九稳了。哎,早知吴桐会出手我又何必去自讨没趣,真是多此一举。

  可事情的发展总让人出乎意料,本以为吴桐会探囊取物般将东西借来,没想到婷婷为了一个mp3竟连闺蜜的面子都不给。而她给出的理由则是“东西不是她的,做不了主。”哼,这种理由看似说的过去,其实也不过是一个相对委婉的借口罢了。吴桐回来时满脸歉意地对我笑了笑,看着她脸上极力掩饰的失落与尴尬,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时也暗自做了一个决定。

  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直奔食堂,而是一路跑回家,却意外吃了闭门羹。

  “不对啊,往天母亲这时候早下班了啊!”虽然心中纳闷,但时间紧迫,我只好跳进院子。来到柴房抱了些柴禾,又伸手在门梁上摸了摸,嗯,钥匙果然还放在这。进屋后屋里冷冰冰的,我赶紧架起柴禾,生火做饭,手忙脚乱中却忘了拉开烟囱板。趁烧水的功夫我走进房间,将自己的全部资产清点了一番,14块2,真tm有钱。

  从屋里冲出来的我站在院子里一阵猛咳,刚才险些没被满屋浓烟呛死,放一阵烟后我赶紧回到屋里,扎上围裙,切点黄瓜丝,再打3个鸡蛋,摇身一变成了家庭妇男。

  虽然卤子有点咸,挂面也没煮透,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打卤面,仍觉得挺香。天已经黑了,父母仍未回来。但我已顾不上担心,锁好门便跑向学校。

  人一旦有了特别想得到的东西,攒钱就变的很容易。从那以后,我开始节衣缩食,饮料也不喝了,绿箭也不嚼了,去食堂吃饭也要尽可能地省钱,甚至一袋铜钱桥也能吃两天。我一分一毛地攒钱,父母也夸我懂事,会过日子了,对于父母的赞扬,我表面上欣然接受,实则心中有愧。

  进入冷酷的腊月,真正的考验也随之而来,当各科老师陆续宣布高中教材已全部讲完后,铺天盖地的卷子便将我掩埋。试卷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数字、和英文字母像是令人厌倦的催眠符号。考试更成了家常便饭,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似乎我们已经把命运交给了分数。奋笔疾书下,偶尔嗓子里冒出的榨菜味儿则是来自胃里的抱怨。日益繁重的学习让那些成绩靠后的同学愈发焦虑,我也开始庆幸我选了文科,不然我现在可能已经崩溃。通过不断更新的考试分数,班里逐渐出现两极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尖子生与差生的差距越拉越大。而我正死死拽着尖子生的尾巴砥砺前行,看着身后那些虽努力奔跑却越来越远的他们怵惕恻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