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章(1 / 2)





  邱菡擦掉再次涌出的泪水,冷冷吩咐柳碧拂:“蹲下。”

  柳碧拂望着她,惊异不已。邱菡想,蹲不蹲应该区别不大,便不再多言,伸手端起桌上的油灯,走到床边,将灯焰靠近床幔,点燃了。

  “姐姐,你做什么?!”

  “别过来!站在那里!”

  邱菡一边大声喝着,一边又去点床褥子。等柳碧拂奔过来时,已经点燃了几处。柳碧拂来抢灯,邱菡索性将油灯丢到床上,随即死拽住柳碧拂,将她拉到墙角,看着那张床迅速被火焰围裹……

  卢馒头狠命回想着那辆厢车。

  那是一辆新车,应该才造成不久。全身漆成青碧色,车檐一圈挂着绿绸幔子,前后车帘也是绿绸。后帘子上绣着一枝粉艳桃花,桃花背后是一轮圆月。虽然车子精贵,但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唯有这桃花明月的图有些不一样,会不会是一种标记,特地绣上去的?

  但他问过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桃花明月是哪家的标记。找了这几天,也始终没见到。店里生意忙,缺了他,浑家和儿女们就有些支应不过来,晚上等他回去,几个人都不住声地抱怨。卢馒头想再雇两个帮手,但眼下生意刚开始,好也有限,又有房租压着。雇了人,生意未必能好多少。

  他有些为难,夜里躺在床上想了许久,京城几百家大小车行都已经找遍,那辆厢车显然不是租来的,该是私车。私车便没办法一家家去找,只有碰机缘。于是他重新安排了一下:每天上午、下午生意最忙时,还是在店里照管,过了忙头,再出去寻那厢车。

  他心里暗暗祈祷:诸位神爷,诸位菩萨,我犯了这大错,已经知悔,求你们可怜我并不是贪图钱财,是为了儿女才犯下这错,发发慈悲,让我能撞见那辆车,找见冯相公的妻女。

  第八章

  “五弟”

  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王安石

  “眼下你打算怎么做?”周长清问。

  “自然是想尽快找见汪石。不过,他若是真的逃躲起来,短时间恐怕难以找见。”冯赛叹道。

  “凡事先得看清,才能办好。咱们先来理一下。对这个汪石,你发觉什么疑点没有?”

  “有四处。”

  “哦?说说看。”

  “首先,我第一眼见他,就觉得面善,似乎在哪里见过,却想不起来。”

  “记不记得其他情景呢?”

  “昨晚我一直在回想,似乎和银钱有关,至于什么银钱,则根本想不起来。”

  “这个不能急,先放着,或许一时触动,便能记得起来。第二处呢?”

  “他的来历——他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岁,却有数万贯资财。一般而言,当是富家子弟,继承了祖业,但是……”

  “他不像富家子弟。”

  “嗯。他皮肤黝黑,那形貌一看便是自幼辛劳、风吹日晒。”

  “应该是暴得了大财。”

  “第三,京城闹粮荒,东南水路又受阻,他从哪里得来的十万石粮食?”

  “嗯。当时我也在疑心。那么第四处呢。”

  “第四处就是百万贯官贷如何能借到?”

  “这百万贯官贷倒也说得通。自从王安石变法以来,创制了朝廷生利之法,将官钱贷给民间已是一项政绩,像‘青苗法’,本意的确好,青黄不接之际,农民的确需要借钱买种、补助耕作,官贷只收二分利,比向富户借钱低得多。但这事一旦和官员政绩相挂,便生出许多强迫贷钱、催逼还债之弊。汪石能贷到这百万贯,也是同样道理。太府寺掌管国库,贷出得多,生的利便也多。但民间最怕和官府做生意,能不贷则不贷。汪石刚刚救了京城粮荒,财力又雄厚,太府寺巴不得多贷些给他。而汪石也是瞅准了这一点。”

  “但他又是如何说动京城三大巨商联名作保?”

  “最让人费解的正是这一处。那三人中,老秦看似面慈心善,但于生意上却十分精到老练,绝难让他上当;绢行的黄三娘,虽是女流,却心思细密机敏,远过男子,更不会轻易让自己落进陷阱;只有粮行行首之子鲍川,稍弱一些,不过也是自幼受其父鲍廷庵调教,又在生意场上历练多年,轻易也不会受骗,何况是百万贯巨资。”

  “我只问过秦老伯,他并没有细讲,只说此人信得过。”

  “现在看来,汪石的来历,一时难以查清。这三位,倒是该再去仔细打问一番,或许从中能找出些因由线索。”

  “嗯。我这就先去拜问秦老伯。”

  “好,饮了这杯你就去……”周长清又斟满了酒,举杯前先问道,“最后我再多言一句,刚才我们说了第一层信,第二层信你可还记得?”

  “记得。第二层信是‘信己’。大哥曾说,信己,有真信,有假信;有深信,有浅信。更曾说,信几分,便安几分。”

  “眼下,你信自己几分?”

  “今天见到大哥之前,对自己恐怕信不到一二分了。说过这番话后,能信回五六分了。”

  “好。这便是真信与假信的分界了。无事时,人大多都能自信,遇事后,这些信便大半散失。真信己者,并非盲信,而是明白哪些当为、哪些能为,至于不当为、不能为者,则付之天命。如此,心才能安,行事也才能不忧不疑。这杯酒,大哥祝你在此大难中,仍能真信己。”

  “多谢大哥,小弟一定谨记在心,绝不许自己再颓丧自失。”

  两人举杯,一饮而尽。

  周长清送冯赛下了楼,账房提着一个袋子迎了过来,周长清道:“这里有几贯钱,你先拿去用。”

  “大哥,我身上还有些钱,现在又寄住在烂柯寺,这些钱拿去没处放。等需要时,自然会向大哥要。”

  “那好。不过我正要说住的事。等下我就让伙计去烂柯寺把你的行李搬过来,你就住在我这里。”

  “大哥,我之所以住在烂柯寺,一是因那里清静,正好凝神静心;二来……”冯赛犹豫了片刻才道,“我妻儿现在不知身在何处受苦,我自己怎好贪图安逸?寄住在寺里,多少能心安一些,也算一家人两地同心,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