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王妃他富可敌国第6节(1 / 2)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普通?

  就顾小公子那些旁枝末节的记忆,便足以让顾砚书分析出顾弘济的大致性格和为人。

  顾弘济其人,或许碌碌无为,但也绝对不是蠢笨之人,像赐婚这样存在显而易见的蹊跷之处的事情,只需要旁人稍稍一提点,顾弘济便能察觉出异样。

  所以顾砚书刚刚最后的问题,便是在提点顾弘济。

  而从顾弘济进门开始,顾砚书所表现出来的孺慕之情以及委屈,甚至是两次咳嗽的时机以及表现出来的乖巧与顺从,都是为了最后的这一句提点而做准备。

  毕竟顾弘济虽然心软且毫无主见,偏偏大男子主义极重,同时又极其自负。

  所以顾砚书只需要以退为进,以软弱做刀,以顾弘济亲子的身份做刃,勾起顾弘济心中那一点少得可怜的父爱。

  然后顾砚书再表现出自己的委屈,让顾弘济意识自己的无能,这个时候,顾弘济心中便觉感觉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

  要是这个时候,再让顾弘济知道,他威严受到挑衅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人人都无法反抗的帝王一时兴起,而是理应由自己说一不二的承恩侯爵府内宅出了问题……

  这种情况下,顾弘济不生气才是坏事。

  所以在看到顾弘济怒气冲冲的反应,顾砚书非但没有丝毫伤心,反而还很是高兴。

  至于常姨娘?

  那可就真的不用再多说了。

  虽然在顾小公子的记忆甚至是认知之中,常姨娘都是一个好人。

  不仅在吃穿用度上从不苛待顾小公子,甚至对顾小公子还达到了千依百顺的地步。

  无论是顾小公子在家里闯了祸,还是在外面惹了什么麻烦,常姨娘都不会责怪,不仅不责怪,甚至还会帮顾小公子摆平那些麻烦,顺便帮忙瞒着顾弘济。

  在顾小公子交好的纨绔子弟之中,甚至还有不少人将常姨娘称为“收拾烂摊子第一人”,从这也能看出常姨娘对顾小公子的宠溺。

  也是因为如此种种,顾明蓉才会处处与顾小公子作对。

  从顾小公子的记忆也能看出,顾小公子虽不是常姨娘亲生的,但心中却对常姨娘极为近亲,在顾小公子的心中,常姨娘可以说与母亲并无二异。

  这种从小溺爱,然后直接将人宠废的手段,在现代的豪门当中,甚至连末流都算不上,又怎么可能瞒得过经历过末世的顾砚书的眼睛?

  别说顾砚书拥有顾小公子的记忆了,就是没有,仅仅是从刚刚的一个照面,顾砚书也能看出常姨娘是个面甜心苦佛口蛇心的。

  旁的不说,就说刚刚顾弘济走进房间之中,怒火最盛的时候,常姨娘不仅没有保持沉默,反而还说什么“不是故意”的话来火上浇油。

  到了后来,顾弘济因为顾砚书表现出来的虚弱心软的时候,又是常姨娘,强调什么“大夫说已经好了”来暗示顾砚书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假装。

  后面甚至还说什么“半个月后”之类的话,提醒顾弘济他此行的目的。

  顾砚书甚至丝毫不怀疑,顾弘济今日会怒气冲冲而来,也是因为听常姨娘说了什么。

  毕竟顾弘济这个人,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父亲,但好歹还算一个比较心软的人。

  在明知道顾小公子大病未愈的情况下,没有点别的什么原因,顾弘济是绝不可能专门赶来顾小公子的院子训话的。

  这个时候,顾砚书又想到了常姨娘离开之前,那个复杂的眼神,唇角不受控制地向上勾了勾:

  希望这个稳坐承恩侯爵府后院长达十几年的女人,接下来的表现,可千万别让他失望才好。

  ***

  “去将三小姐给我叫来。”

  另外一边,常欣雅刚回到自己的住处,甚至还没来得及坐下,便直接示意站在一旁的丫鬟去叫人。

  小丫鬟刚走出两步,常姨娘又将人重新叫了回来,又加上了一句:

  “等等,去请三小姐的时候别忘记让她带上听琴。”

  听琴是常欣雅身边伺候的大丫鬟,平时与常欣雅形影不离,今日常欣雅去顾砚书院子找茬的时候,带着的便是她。

  怕小丫鬟办事拖沓,常姨娘最后还不忘吩咐上一句“快去快回”。

  小丫鬟从来没有见过常姨娘如此急切的模样,也不敢耽误,当即便步履匆匆地转身离开了。

  第6章

  不多时,刚刚从常姨娘房间中出去的小丫鬟便带着顾明蓉回来了,而被常欣雅点名让带过来的听琴,同样也跟在后面。

  此时常姨娘已经在桌前坐定,手中正端着一杯正在冒着袅袅青烟的热茶。

  知女莫若母,单单是从顾明蓉此时的表情,常姨娘便知道她此时心里恐怕不太痛快。

  注意到这一点,常姨娘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对顾明蓉微微扬了扬下巴:

  “来了?先坐吧。”

  “姨娘叫我过来做什么?”

  因为心中不高兴的缘故,顾明蓉此时显得有些兴致缺缺,但还是听话地走到了常欣雅身旁的位置坐了下来。

  常欣雅微微笑了笑,没有回答顾明蓉的问题,反而询问着顾明蓉:

  “听闻你今晨去了一趟你四哥哥的院子?”

  虽然是在询问,但从常姨娘的语气便能够知道,对于顾明蓉去顾砚书院子这件事,她是知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