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锦娘高兴坏了,挣脱了潘小桃的手,围着一棵金桂拍着手绕着圈儿,嘴里嘀嘀咕咕念着新近才学来的歌谣,欢快极了。

  赵新林眼见锦娘毫不吝啬地冲他展颜欢笑,那笑容诚挚而纯真,是从心里深处溢出来的,从出府便一直氤氲在心头的冰冷,一点一点的慢慢消退,又转眼瞧见潘小桃满是温馨笑意的面孔,忽觉心头一跳,情不自禁地就生出了丝丝缕缕的贪恋之意。

  潘小桃和锦娘就此在锦绣庄园住了下来,赵新林每日里早出晚归,操持着外头的生意。起先生意还不错,赵新林日日都欢欢喜喜的,每日里归了家,都要给锦娘捎些市面上的小玩意儿,逗得锦娘很是开心。

  潘小桃见着锦娘高兴,不觉对赵新林也渐渐生出了依赖之意,白日里陪着锦娘玩耍,将近落日时分,便也会不由自主地翘首以盼,等着赵新林归家。

  只是好景不长,赵新林的生意却是出了问题。这问题的始作俑者也并非旁人,正是赵新林的生父,赵老爷赵威。

  原是那赵威经营已久,生意早已扎根在城中各处。且他与城中官绅相交甚好,见得赵新林另立炉灶,生意还颇为不错,便生了恼意,故意授意别人去打压赵新林。赵新林本就底子薄,一番较量,就被打压地溃不成军。

  潘小桃知道赵新林心情不好,每日里归家甚晚,可仍旧叫下人布置了简单菜肴,摆上几壶酒,喝到大半夜。她有次不放心,夜半披了衣服偷偷去看他,就见他醉醺醺地趴在小几上,又是哭又是喊,她细听了两句,好似是在和谁赔不是,说自己无能什么的。

  她有心相劝,可到底是孤男寡女的,远远儿瞧了两眼,便又转过身回了屋。

  只是赵新林呆在庄园里的日子越发的少了,白日里经常的看不见人影,便是偶尔呆在庄园不曾出去,也是灰败着一张脸不愿意说话,若不然,便是神色严峻地望着某一处出神。

  潘小桃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慢慢生出了怜惜之意。只可惜她一介女流,又碍于男女之别,竟是连软言细语的安慰,都不能宣之于口。

  这日又是深夜,潘小桃立在锦汀小筑的庭院内,听一墙之隔的陶然居里,赵新林又喝得醉醺醺的,在那里哭喊着叫娘。

  彼时寒风料峭,已是入了初冬。潘小桃听他哭得凄惨,不禁心生怜悯。踟蹰片刻,往屋里头换了衣服,提了小灯往陶然居行去。

  桌面上的菜肴早已变得冷却,有几盘上头还结了薄薄一层白色油脂。赵新林手执银质小酒壶,正坐在地上,靠着绣墩,在那里仰头灌酒。

  他已有几分醉意,握住酒壶的手不住的乱抖,把那白酒洒得满襟都是,湿漉漉的一片,瞧过去很是落魄的模样。

  潘小桃看不下去,上前夺了那酒壶,责备道:“赵大哥便如此毫不吝惜地糟践自己的身子骨吗?”

  赵新林醉醺醺地摇晃着脑袋,迷瞪瞪抬起眼皮,盯着潘小桃看了好一会儿,忽而一笑:“哦,原是小,小桃啊!”说着挣扎着起身,踉跄着站好,哈哈笑了两声:“你,你来看我啦?难得,难得这世上还有,还有一个人愿意关心我。”

  月色尚好,灰白月光铺了一地,落在那醉酒人的面容上,不觉便带了几分冰凉凄楚的苍凉。

  这样的赵新林还是潘小桃不曾见过的,她心里揪成一团,抿了唇儿沉默半日,才叹口气,上前扶住东摇西晃的赵新林,一面把他引去椅子上坐定,一面道:“这世上不止我一个人关心你,还有锦娘。你整日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她已经很久都不曾见过你了。”说着定定看着赵新林:“她同我说,她很想你。”

  想,想他吗?赵新林很不确定,怔怔看着潘小桃:“是,是想我吗?”

  潘小桃温软地笑了笑:“自然是想你的。”

  原来还有人惦记着他呢……赵新林眼中渐渐氤氲出水汽来,默了半晌,一抹眼泪:“我明日不出门,锦娘不是说,她想要去逛庙会吗?明个儿咱们一起去。”

  于是第二日的上午,赵新林修了胡子洗了脸,换了身儿新衣裳,带着欢欢喜喜的锦娘还有潘小桃去了仙女庙。

  仙女庙香火极盛,庙宇前隔了几步便摆了小摊,卖香的,卖饰品的,吆吆喝喝的很是热闹。

  锦娘如今三岁了,对外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小小的人儿穿梭在各个小摊位之间,直把赵新林和潘小桃紧张得不行,二人皆瞪大了眼睛,跟在锦娘身后死死盯着,唯恐一个不留意,锦娘被拍花子的给拍走了。

  转了几圈儿,锦娘小人家受不得累,就已经娇声娇气地喊起脚疼来。

  赵新林把她抱在怀里头,同潘小桃道:“那边儿有个卖豆花儿的,味道很是不错,我带你们去尝尝。”

  一时去了那卖豆花儿的小摊儿上,赵新林叫了三碗豆花儿。

  那卖豆花儿的老婆子显然是认识赵新林的,一面手脚利索地拿起青花小瓷碗,一面笑盈盈道:“赵小哥儿必定是要咸的,只是不知道赵小嫂子喜欢甜的还是咸的?”

  这话却是把潘小桃认作了赵新林的妻室,一时间,二人都尴尬不已,赵新林本要张口解释,只是话不曾出口,便听锦娘奶声奶气道:“我娘爱吃甜的,我也爱吃甜的,只有赵爹爹喜欢吃咸的。”

  那婆子一听便乐了:“这小丫头瞧着白嫩嫩甚是好看,小嘴儿也灵巧,说话也逗人,爹爹便是爹爹,偏偏还要加上姓氏。真真儿小人家的小脑袋就跟那万花筒一般模样,也不知道想的甚。”

  如此唠唠叨叨的,那豆花儿就已经盛好都搁在了桌子上。这时候再去解释,倒有些节外生枝了。于是潘赵二人都沉默起来,捏起小勺子舀了豆花放在嘴里慢慢咽着。

  只有小锦娘最是开心,一面吃一面笑,倒把那卖豆花的婆子又招了来。

  婆子嘻嘻哈哈问道:“小丫头,你乐呵什么呢?”

  锦娘笑眯眯道:“今个儿赵爹爹带我出来玩儿,我开心。”

  婆子又笑问道:“你作甚要唤他赵爹爹?唤爹爹不行吗?”

  锦娘拿着勺子略显一怔,随后抿了唇儿想了半晌。她是知道她自己姓崔的,娘亲也常常带了她给一个牌位磕头,叫她对着那牌位喊爹。只是那个牌位上的爹长得模样好生奇怪,是个木头模样。也不会说话,不会带着她玩儿。嗯,她还是最喜欢赵爹爹了。

  潘小桃只觉很是尴尬,便撑起脸皮勉强笑着,正准备说些旁的话扯了那婆子的注意,却听那锦娘忽的响亮亮回道:“婆婆说的对,以后我就叫赵爹爹,爹爹了。”说着冲着赵新林甜甜一乐:“爹爹。”

  喊得赵新林心上一热,情不自禁便应了。那锦娘听见赵新林回应她更是欢喜,乐不颠颠地连着喊了几声爹,才拿起小勺子又去吃起豆花儿来。

  原本只有一个锦娘胡闹还不算甚,只是后头赵新林也跟着掺和起来,潘小桃倒不好冷了脸色去骂锦娘胡说八道。

  倒是那老婆子人老见识多,看出了几分异样来,乐呵呵笑了半晌,忽的道:“我瞧赵小哥儿和赵小嫂子很是有夫妻相,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你们俩命脉里头注定连着根红线呢!”

  这话神叨叨的,却听得赵新林心头一跳,也不觉这婆子唐突,只觉莫名有些欢喜起来。只是觑得潘小桃面色很有些薄怒,心里又不免一沉,正想开口解释,便见潘小桃抱起锦娘,细声道:“出来大半日里,该家去了。”说完便转身先走了。

  那一番解释便噎在了喉管,赵新林愣在原地默了片刻,正要离去,衣袖却被卖豆花儿的婆子扯住,那婆子笑得神秘秘的:“那小媳妇儿不错,那丫头也甚是伶俐乖巧,我瞧小哥儿只怕也有几分愿意,那小媳妇儿虽说面有不乐,只是依着婆子说,也不定就是不愿意。有道是烈女怕缠郎,刚才婆子说的夫妻相,可不是胡说。这姻缘成不成,小哥儿可要上些心思才是。”

  说的赵新林倒脸红了起来,嘟嘟囔囔道:“老婆婆就是爱说嘴。”便急匆匆去了。

  一路上潘小桃都不曾和赵新林说话,倒是锦娘乐嘻嘻地不停地冲着赵新林叫爹。赵新林心里欢喜,可又不好应下,便跟在身后一直冲着锦娘笑。

  等着回了庄园,潘小桃忽的停住脚步,也不曾转身,只背着身子对赵新林道:“赵大哥,我就先回屋子了。”也不等赵新林回答,便先一步离去。

  赵新林瞧着那庭院的木门被打开,又被闭上,立在远处呆了片刻,才转过身缓步离去。

  然而他却不知道,潘小桃却是抱着锦娘直接去了角屋。那里头摆着崔长生和长生爹的牌位。每日里,潘小桃都要上三柱清香,立在牌位前站上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