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八章:桥归桥,路归路(2 / 2)


  林讼师道:“那么,这两位可曾碰过面?”

  “有,每日黄昏,这位大娘进庙烧香,而吴施主亦总在同时出房礼拜,两人同在一殿。”

  林讼师转头问伍大娘,何以方才供称不曾见过伍乞儿。

  伍大娘道:“我进庙烧香,再说男女有别,自然不在后生家身上留神。”

  林讼师:“我问过您从前街坊邻居,您鲜少敬神礼佛,这些日子一反常态日日烧香,难道不为探视寄居在庙里的儿子,母子俩确定各自安好?”

  “这……我临老改了脾性难道不行?我与吴安同时礼拜不过巧合,要是凭这事便咬定我们是母子,莫不每个与我同殿的男香客全是我儿孙?”

  她这么一说,堂下听审的百姓有的发出低笑。

  林讼师便传物证,几个汉子抬上一截木柱。

  “大人,这是黑擂台一截柱子,当年伍乞儿攀爬绳网,曾在柱上留下血手印,请仵作查验柱上掌纹与那吴安是否相合。”

  伍大娘脸色坏了,连忙细看那木柱,不一会儿道:“大人,您别教那讼棍哄了去,木柱上几道手印并不齐全,知道是谁人的?”

  那仵作果然禀报,木柱掌纹虽有几处与吴安相似,但无法十分确定。

  伍大娘道:“大人,赵野一家一门心思替赵野脱罪,居然攀指扯淡冤枉好人,大人千万别上当。民妇只求帮儿子申冤,万一害了无辜,就是死都不能閤眼。”

  那伍乞儿亦连声喊冤,道:“大人,草民真是吴安,绝不是伍乞儿。堂上叫赵野的这厮,还有告他的老虔婆,草民一个不认识。”

  林讼师道:“大人,我方尚有物证,请传唤归有财作证。”

  归有财上公堂后,证明林讼师随后递上呈堂的生死状属于伍乞儿。

  此前他声称并未留下生死状,到头却拿出赵野那一份,可知伍乞儿的生死状亦可能犹在。

  韩一便出价,连同赌场那根沾了血手印的柱子一并买下,归有财果然吐出生死状。

  当年伍乞儿参加黑擂台犹年少,指纹细小,为求周全,林讼师递上西洋水晶镜子让仵作对照。仵作将镜子放在指印上,指纹清晰可辨许多,他头一回见到这等精巧用具,啧啧称奇不已。

  原婉然在堂下说不出什么滋味,那镜子乃是赵野生父那方亲族供应。姜怀恩日前联系她,赵野生父已殁,亲族那边意思是,但凡不妨碍律法,赵野打官司要用人,他们便出人;要出钱,便出钱。

  此外,念在血亲份上,会给赵野一笔银子安家,余生不愁吃穿,之后双方桥归桥,路归路,不必相认。

  原婉然品出赵野生父亲族嫌弃赵野,登时恼了,况且彼时已有韩一出谋划策,她便请姜怀恩代为回绝那些亲族的“好意”。

  姜怀恩让她多考虑一阵子,后来韩一取得伍乞儿的生死状,指纹却不好认清,田婀娜提起客人讲过西洋水晶镜子的妙用,不过这等镜子在大夏数目屈指可数,她思来想去,腆着脸回头求了姜怀恩。

  仵作验证后,声言吴安与伍乞儿指纹符合。

  府尹道:“伍门常氏,人证物证俱全,你儿子伍乞儿明明在世,你包庇逃犯,更挟怨诬告赵野,可知罪?”

  伍大娘道:“大人,大人,那吴安和我孩子指纹相同只是凑巧,吴安无辜。”

  “那吴安不但凑巧与你儿子指纹相同,他们还年岁相当,一般缺了左耳。”

  “事有巧合,您上回听赵野媳妇胡吣,怎地这回不听我说?大人,人命关天,您不能随自个儿高兴胡乱判案。”伍大娘辩道,伍乞儿亦在堂下喊冤。

  “铁证如山,容不得尔等狡辩,来人,将伍乞儿送进大牢。”

  衙役依令行事,伍大娘哭道:“大人,牢里时疫流行,吴安身子骨弱,送进牢里一准有去无回。大人,您这是枉杀人啊。”

  伍乞儿跟着哭喊:“好个青天大老爷,枉杀无辜,枉杀无辜。”

  衙役要拖走伍乞儿,伍大娘死死抓住伍乞儿衣角,大哭道:“我替自己出怨气,反倒害了别人家骨肉。大人,我不告赵野了。大人,我孩儿的确自个儿摔死,是我气不忿赵野日子顺遂,诬告他杀人。一切罪过都在老婆子身上,不干吴安的事。”

  堂上乱作一团,府尹喝令衙役按住伍大娘,其他人押走伍乞儿。伍乞儿给拖到堂下,经过听审百姓,其中一个中年人咦了声。

  “这不是我大侄子吗?”那中年人顿了顿,扬声道:“大人,我认得这人,他不叫伍乞儿,也不叫吴安。”

  ?(--`_)  ?(--`_)  作者留言分隔线  ?(--`_)  ?(--`_)

  文里的水晶镜子即是放大镜,古代东汉就有,不过倍数不知道大不大。本来想把镜子写成大夏出产,为了剧情需要,只好安上“西洋”,加重突显它稀有珍贵。

  关于木柱上验掌纹这件事……掌纹比指纹粗长好辨认,但手掌沾血,印在可适合作柱子用途的那类木材上,究竟能不能清晰显示,我找不到资料,实验只能做到指纹印在木板上,确定用肉眼或放大镜都分辨不出纹路。总之,这节姑且存疑

  这章我预估最晚今天下午能完稿,没想到爆字数(′;︵;`)

  现在先上这叁分之二,晚些补上剩下的部份

  如果顺利,明天应该会开脸书粉专